一日一帖---遒丽天成的《李勣碑》
相关推荐
-
皇帝也做龌龊事,竟派人盗《兰亭序》,生前看不够,死后还要陪葬
<兰亭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不过,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幅作品都是临摹本,真迹的下落,到如今还是一个 ...
-
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二十四)行书刻碑之先河“温泉铭”
师宋堂2018-07-02 22:44:16 <温泉铭>为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拓本,是其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目前仅存48行,共计354个字.原石已遗失,拓本原藏敦煌藏经洞,现藏于 ...
-
李邕,唐代王羲之,为什么一生不主张人学其书法而后人学其者甚多
老梁谈史2020-04-15 10:51:02 唐代楷书世称雄, 行书北海作碑铭.① 大帜独树书为象,② 今暏犹闻飒飒风. 1 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人. ...
-
行走丨《明征君碑》印象
在南京古栖霞寺山门外广场东北角有一座御碑亭,亭内珍藏着唐上元三年(676年),唐高宗为表彰栖霞居士明僧绍而立的<明征君碑>,时时展露着这座千年古刹曾经的辉煌. 栖霞寺发端于南齐隐士明僧绍& ...
-
唐高宗御笔亲书,精美行书《李勣碑》
<李勣碑>,全称<赠太尉英贞武公李勣碑>,镌于仪凤二年(677年)在陕西醴泉县,为昭陵陪葬碑之一. 唐高宗给李勣立碑御制并书,他的书法传承了唐代皇帝的优良基因,此碑笔致神采奕奕 ...
-
一日一帖---《魏公先庙碑》
<魏公先庙碑>整拓 <魏公先庙碑>释文拼合示意 <魏公先庙碑>,又称<魏公謩先庙碑>.<相国魏謩先庙碑>.<魏氏先庙碑>,是唐代 ...
-
一日一帖---《安国寺寂照和尚碑》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有一册民国年间的拓本,题为<安国寺寂照和尚碑>,剪裱经摺装,墨纸尺寸为27.5×17.5厘米.碑文为楷书,共21页,书法乍一看很像是唐代 ...
-
一日一帖---《李玄靖碑》
颜真卿<李玄靖碑> 高清大图
-
唐朝历史人物——李勣
英国贞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 ...
-
李靖李勣两位军方重将玄武门之变时是站在李世民一边的
无论按哪种记载,李靖李勣都是在帮李世民. 这件事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李世民玄武门前,向当时分别在并州和灵州前线对抗突厥掌握不少兵马的李靖和李勣询问计策,两人表示不参与. 第二种说法也是说两人表示愿 ...
-
《龙文鞭影》卷一 七虞 苏秦刺股 李勣焚须
<龙文鞭影>卷一 七虞 苏秦刺股 李勣焚须 苏秦刺股 李勣焚须 sū qín cì gǔ lǐ jì fén xū [注释] (1)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洛阳人,为纵横家.与张仪同师 ...
-
虽然隆科多逃过了陪葬,雍正却对父亲的这番操作摸不着头脑,其实,这一幕,在历史上屡屡发生,比如唐朝的李世民也玩过类似的操作,被操作的对象便是李勣
在清朝的众多皇帝之中,康熙也堪称雄才大略,十六岁的时候,便设计除掉了权臣鳌拜,由此可见其沉稳胆识,之后他又顺利的削藩,使清王朝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公元1722年的时候,康熙去世 ...
-
【新帖上线】《李誉墓志》是不是欧阳询写的?
2019-03-07 21:49 <李誉墓志>出土于2014年陕西,该志立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由于志文书写风格极近欧阳询,不厌在制作过程中,也确实感觉很多字结体几乎一样,比如&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