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可能涉及“三观不正”,若介意,请绕道,不送。)
之前我谈过一个男朋友,在一起时间不长就分手了,想记叙一件事情。有一天下午,他突然给我发了两个党员学习心得记录的文件,然后打电话给我,让我赶紧帮他编写,不能在网上全文摘抄。我当时在忙自己的事情,而且我自己不是党员,对党员工作不熟悉,也根本不会写党员学习心得笔记。格式、语体,我都从未接触过。但就在那种情况下,我一口答应了,好像就是因为爱对方就要满足对方的一切需求,否则自己就不是“好女朋友”。一个头两个大,我放下自己的事情,硬着头皮立即开始写。内容非常多,是他积攒了很久的东西。我花了整整三个小时,询问同事朋友查资料,好不容易搞定发给他,他轻描淡写说了声谢谢然后就去茶楼喝茶了,而我却差点累死。现在想起来这件事,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如果换做是我,我自己的事情并不好意思交给别人去做,哪怕是恋人或朋友。因为我很看重、在意边界问题,“麻烦”别人的事情,我能不做就不做。恋人之间必要的时候互相帮助其实也无可厚非,但我之后意识到真实的情况,其实他就是嫌麻烦、就是懒,而我又压根没想过在我很忙的时候应当直接拒绝。跟他分开后,我关注到一个叫“林毛毛”的博主,逐渐读了她写的一些微博,读了一圈即有非常强烈的感受。其实她的部分观点我并不赞成,感觉多少有些极端,但是她的逻辑和思路的确与众不同,开天辟地一般地震碎了我的三观,读起来真的非常爽,也必须辩证地去看待她输出的观点。由此我受到了一次大刀阔斧的“自私教育”:身在现代社会,要学会为自己减负,不论是工作还是人际关系,否则会容易得抑郁症。她的理论我总结了一下,大概就是:抛开一切让自己不爽的东西,哪怕是违背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影响到自己的人生质量就勇敢地甩开,这和我们从小受到的传统教育背道而驰。比如,一个过于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儿子,另一边却使劲榨干女儿的血,这种情况下女儿应当选择跟父母断绝往来,而不应该默默接受所谓传统观念: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的财产不该给。又比如,武汉少年跳楼事件,愤怒的母亲在孩子学校当着所有人的面扇打儿子,少年绝望地跳下楼去,当场死亡。这是因为这个孩子心有巨大的耻辱与愤怒,但是他没有往外发泄,而是向内攻击了自己。那种特殊的情况下,如果能打回去,去攻击别人而非自己,就不会有跳楼事件的发生。被打了的妈妈也可能就此收手,不敢再以从前的方式对待他。按照传统思想:儿子打母亲,这还了得。还比如,一对常年遭丈夫父亲殴打的母女,经常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里,气疯了的男人就拿刀砍门,母女俩常年处于惊吓之中,精神都快出了问题,这时候母女应该合起来拿上刀砍回去。什么传统的孝道、什么“他毕竟是你丈夫,是孩子的父亲”这种话,都该统统滚一边去。于是,所有人看到她微博后都目瞪口呆,第一反应都是:还能这样做???这仅仅是一个个极端事件反应出的现实问题,有人给出了超出常理维度的另一种选择,不能直接说它错。之前没有想到过:很多被灌输而入的观点思想,我们是可以推翻的。这简直就是一次惨烈的觉醒。回到前面,从这一件小事或许就能看出,这种男人,能让你做的事情绝对不会自己做,都会毫不犹豫地甩给你,如果以后真正结婚了,大概率上他就是非常典型的甩手掌柜。当然这主要怪我,“服从”意识导致,很难拒绝别人的请求,更何况是当时的男朋友。又想起情感博主与得经常在微博上说:“你以为男人爱你?他只是利用你帮他做事情而已,他只需要说点好听的,你就能像个保姆一样开干,好多女人都太傻了。而男人的'聪明’怎是你能轻易看得透的,同样都在工作赚钱,不然他咋不包揽全部或者大部分家务,辛苦的人终究还是你呢?”前几天办公室阿姨们热烈地讨论一件发生在周边的事情:一个女人,丈夫出轨后明目张胆地跟小老婆住到隔壁城市去了,留下三个孩子给她,还不给一分钱。这个女人并没有提出离婚,而是继续留下来照顾小孩儿,伺候年老生病的公婆。阿姨们说:“啊,多好的女人啊,那男的简直就是王八蛋。”(诗歌朗诵激情语体,请自行脑补。)我听到后就在想,这女人怎么能跟“好”字沾边?完全就是蠢嘛。那男人就利用了她的蠢,在外潇洒自在:反正爹妈有人伺候,孩子有人照顾。阿姨们口中声声赞叹的好女人,在我看来跟“驴”其实没什么区别。她的人生就像一辆老牛车一样沉重,她是不是可以自私一点呢?带孩子走,别人的父母还管着干什么?当然这其中太复杂了,我们这些张口就开始评头论足的人简直太轻率。我知道我变了。二十七岁以前,我拥有的是猪一般的情商,但猪也不甘“愚蠢”的命运,就经常琢磨这些事情。现在的我不相信任何苦情戏,也拒绝被苦情所安排。嗯,当时我如果直接说:“忙着呢,你自己弄。”想必他也不会有什么不满,若恰好有,其实也是好事。因为这不就能体现出,只要我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给我脸色看,这种男朋友留着干什么?没有我,他肯定还有办法,肯定能完成本属于他自己的任务。很不舒服,尤其是当我帮他干完了他的事情,他去喝茶了,而我继续面对着电脑加苦逼的班时。所以面对别人额外交给你办的事情,而这件事给你带来了压力和负担,是不是都可以这样想想:没有我,他能办吗?如果答案是:能,这件事照样办,那就直接拒绝。他能好意思麻烦你,你就能好意思拒绝他。只是当时的我太好说话了,根本没想到“我是可以拒绝他的”,就算不是“好女朋友”,又能怎么样?难道还要回到旧社会的三从四德吗?在那种关系下,其实没有什么必尽的义务,也好在问题不大。慢慢地成长,越来越多的感悟,越来越深刻的体会。以小窥大,很多事情是有预兆的,不要以所谓爱情的名义美化它,反复麻痹自己。努力看清事物的本质,是最有意义、最值得、也最有趣的人生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