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龙春 | 黄易:武梁祠的发现与乾嘉时期“访碑第一人”
相关推荐
-
汉《武梁祠画像》题字拓本研究(收藏)
汉《武梁祠画像》题字拓本研究(收藏)
-
发现武梁祠的他,还留下一本更重要的著作
武梁祠,是中国最著名的祠堂.祠堂内的墙壁和屋顶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画像,令其闻名遐迩. 但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对这座建于汉代的祠堂,只闻其名,未见其影.只有少数的金石学家才听说关于它的传说. 直到178 ...
-
武氏墓群石刻 | 宇宙之图像,万物皆备于我
早在1961年国务院将武氏家族墓地的一系列石刻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此地便蜚声海内外久矣. 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中有武氏碑的记载,其中有武班和武荣的墓碑铭文.同样的内容也出 ...
-
山东 鲜为人知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武氏祠》
今年准备出行资料时,查阅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看到"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武氏祠"居然和与故宫.三孔.敦煌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 ...
-
清代文人的玩石风尚——从翁方纲说开去
中国人有玩石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唐代白居易就喜欢奇石,把太湖石"待之如宾主,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宋代,玩石出现了高峰,艺术家皇帝宋徽宗痴迷于太湖石.灵璧石,大兴土木 ...
-
黄易——武梁祠的发现与乾嘉时期“访碑第一人”
居官不达而又学问平常的黄易何以成为乾嘉金石时尚中"靡然向风"的中心? 黄易(1744-1802) 1786年八月,黄易自开封返回济宁,在途经嘉祥时,他偶然发现了武梁祠画像石刻. 本 ...
-
薛龙春: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的三个问题
颜真卿的<修西亭记>, 或许是我们观察自然外力型塑碑刻风格的一个极好样本. 当我们在谈论一块碑刻的风格时, 我们到底在谈论书家的意图, 碑石的意图, 匠人的意图, 还是大自然的意图? &l ...
-
浙大博导薛龙春:书法人只会写字不读书,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文化的发展带来艺术的繁荣,书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习书法和创作书法的参与人数前所未有,但是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史系系主任薛龙春认为,当代书法前景不容乐观, ...
-
视频 | 薛龙春:孙过庭《书谱》技法解析(一)
孙过庭书谱(薛龙春)01 孙过庭书谱(薛龙春)01 展开
-
视频 | 薛龙春:孙过庭《书谱》技法解析(二)
孙过庭书谱(薛龙春)02 孙过庭书谱(薛龙春)02 展开
-
薛龙春 | 王铎书法与集王字碑
摘自<王铎四题> 王铎何以热衷于在家族传记碑中使用集王字,并影响周边友人也参与生产集王字碑?我们或可从王铎的书学中得到一些解释. 王铎书学根矩二王,在写给董其昌的信中,他曾做过这样的比喻: ...
-
薛龙春:王宠与木板气(节选)
王宠性格清纯,少年时即"清夷廉旷,与物无竞,人拟之黄叔度."乃至于在他去世之后,顾璘发出这样的感叹:"人皆曰履吉之才不可再得也,余独曰履吉之清纯不可再得也." ...
-
薛龙春|王铎书法与集王字碑
王铎(1593-1652),字觉斯,号嵩樵,又号痴庵,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与董其昌并称"南董北王",为"明末三家"之一. 王铎在艺术史.文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