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最大海难,泰坦尼克号也望尘莫及,四千乘客死亡三千多
相关推荐
-
1948年江亚轮惨案纪实,遇难者是泰坦尼克号的两倍,仅幼童就有140多人
1948年江亚轮惨案纪实,遇难者是泰坦尼克号的两倍,仅幼童就有140多人 原创2021-05-29 10:17:23·万千寻说 在几百年前征服天空还只是人类的一个梦想,但征服大海却是人类触手可及的事. ...
-
“江亚轮”惨案:一枚“偶然脱钩”的炸弹,使超过3000人遇难!
当大家看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70多年前,几乎同样一艘巨轮不幸沉没于中国长江吴淞口,而且死亡人数可能更多,教训也更为深刻-- 下面我们先看下当时的报纸: <申报&g ...
-
中国近代最惨重海难:泰坦尼克号也望尘莫及,4千乘客3千多人罹难
说到<泰坦尼克号>大家一定不陌生,这部经典的电影以真实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为改编内容,为看客展现了一场凄惨海难之中的绝美爱情.在电影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相互倾慕,也可以看到不 ...
-
照相机镜头下的近代中国(四七):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军侵占台湾省实拍记录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予日本,随后日军进战台湾,以下照片来自当时日军随军摄影的记录. 1.1895年,自安平街道远望台南城区:台 ...
-
照相机镜头下的近代中国(四六):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甲午战争中,其实清军的装备、火力并不弱
1.1895年2月6日,北洋舰队的一艘舰船被日军鱼雷击中,沉没在威海卫军港. 2.1895年2月,谢家所炮台.谢家所陆路炮台开建于1891年5月后,由威海湾南岸所驻巩军修建.与威海卫基地其它海陆防炮台 ...
-
今天,请试着从沈从文的眼光看近代中国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病逝于北京.今天是他去世33周年的日子. 回望沈从文的一生,从一个边城少年,到一个著名作家,到一个被边缘.被遗忘的文物研究者,再到他身后重新燃起并持续多年高涨的名声,是一个 ...
-
照相机镜头下的近代中国(四九):1895年的猛胛还很荒芜,台北也没有101——日本占领下的台北实拍
1.1895年,台北西门外猛胛附近的妇女:艋舺是台北市一个古老的城区,位于台北市西区,是台北市发展的起点.地名的由来是因平埔族独木舟和独木舟聚集的地方为"艋舺",原住民语" ...
-
照相机镜头下的近代中国(四五):1895年2月日军陆军少将大寺安纯被击毙,但威海卫终究还是沦陷
1.1895年2月9日,山东,黄岛西南海面,靖远舰(右)被日军火炮击中搁浅.黄岛在威海城区北部偏东,威海湾北口航道北侧,与刘公岛对峙.西距大陆最近点北山嘴0.3公里.因岛上岩石为暗黄色得名. 2.18 ...
-
王国维(近代中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王国维,近代学者 ...
-
五四-问题-主义,近代中国的转型困境
百余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民族主义的起点,它又激发了著名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对那段历史与观念逻辑的梳理,对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的转型困境非常重要.本文转载自拙著<枢纽>第七章. 一战后的巴黎和会 ...
-
照相机镜头下的近代中国(四三):失去战斗意志后,固若金汤的旅顺港沦为日军战利品——来自日军随军摄影的甲午战争记录
1.1894年11月,旅顺,从黄金山炮台远望老虎尾炮台及人字城墙:黄金山炮台位于旅顺港东侧的黄金山上,是保卫旅顺的重要海防炮台. 是扼守旅顺港的重要阵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黄金山炮台于1880年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