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古景:汾口林深源
相关推荐
-
“乐山行”之《碑林游览》
(参观乐山碑林) * "藏头诗" <碑林游览> 张湘晋 碑影山河显 林深岁月长 游走诗文苑 览阅叹沧桑 * *
-
叶氏南迁始祖望公1820秋祭大典
东汉建安二年(197)汉大中大夫叶望,始由青州临淄渡江南迁丹阳之句容(今江苏句容市),至今已有1820年(2017年). 望公是叶氏始祖沈诸梁的22世孙,望公后裔最早外迁的是胤公的次子璲(一名璥) ...
-
云边诗词 | 虂雪儿:山头云半敛,江上月初明
作者简介 虂雪儿,原名屈然凤,四川省绵阳市在职文员.诗词文章散见杂志报刊. 登楼所见 薄暮出兰室,高楼独自攀. 心中无俗事,云畔俯人寰. 浩荡涪江水,遥衔富乐山. 征车逶逦去,猎猎向秦关. 长门吟 寂 ...
-
晚唐诗人崔道融的一首奇诗《溪上遇雨二首·其二》,诗人坐山头看雨,一转眼就淋成落汤鸡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俗话说六七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前一秒还晴空万里,烈日炎炎,说不准一眨眼的功夫就黑云压城.雷声大作,暴雨瓢泼.甚至有的地方,山那边在下着雷雨,山这边却艳阳高照. 夏 ...
-
平江县上塔市叶氏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冬塔乡上塔市 [氏族源流] 始祖中庸公,字千一,生于至元2年,卒于建文3年,由江西武宁县迁湖北蒲圻,为蒲圻始祖.第五子永寿,字仁重,明洪武25年由蒲圻复迁平江上塔市燕额岭,为迁平始祖 ...
-
乡村古景:枫树岭磕源(伊川)
磕源里居图小引 窃闻里名胜母,曾子则避而不居,地近嚣尘,晏婴则违而他徙.故出谷迁乔,有高志者必怀高地,而开基辟土,存远志者必思远谋.恭惟磕源巨里,其地平原广沃,阡陌交通,鸡犬桑麻,嚣然日盛,门界道严, ...
-
乡村古景:屏门秋源
秋溪八景 驼山,在原之口,一山崱屴,引领翘首,宛如骆驼,其下溪水澄清可爱,而其上有石高擎,形类伸掌.旧云弥陀合掌.惜美景不常,摧崩无存.肇迹秋溪二世祖禄公暨孺人鲁氏合葬于其麓. 文峰,去村数武突起一峰 ...
-
乡村古景:姜家龙源、路口
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21年(1682)洪起元编<严陵洪氏宗谱>,有仁峰.祈田居境景诗.仁峰即狮城东北龙源,祈田或为城西大路口,今均为水下泽国. 仁峰裔孙烈叙洪氏居境十景五言纪瑞 仁璧呈祥 仁 ...
-
乡村古景:汾口霞源山
峡源里居八景图记 山色不厌远,我行随趣深.峡源可以当之.松桂荫茆舍,白云生坐边,童氏里居有之.峡源之有童姓也,自元魁公昉也.元魁公携两弟墨食于溪浦,岈然洼然,膏渟黛蓄,若与安期羡门,游于物外,抑亦称仁 ...
-
乡村古景:汾口汪家村
伴月十景记并序 揽胜搜奇乃幽人之雅韵,登高赋物亦名士之风流.环遂皆山,开门五狮吐雾,六星映波.论源多胜,坐看一水朝宗,群峰拱秀.如斯地灵宁无人赏.始祖绿公作宰是邦,炎宋皇祐省耕于兹,睹山川之甚奇,赏灵 ...
-
乡村古景:汾口汪家桥
龙溪十景记 龙溪之地,山秀水明,美不胜纪.十景云者,取其尤胜而志之也.夫人之秉彝特异,大抵钟山川之秀而生,迨学成行重,业进德修,炳然为山川生色,是人以地灵而杰乃出,地以人杰而灵益彰也.我祖绿公自宋皇祐 ...
-
乡村古景:汾口琅川
宋京村琏公后裔有勸公迁居十二都琅川. 琅川里居八景诗并序 吾人处境至无常也,塞金银之气,黄紫兢标,入琼玉之宫,琳瑯满目.然而求志乐道者,则视若无睹焉.琅川,处浙水上游,其高原沃畴,茂林青流,宜耕宜读, ...
-
乡村古景:汾口浊亩丘
文濁公传 公讳文濁,宋进士鸿翔公十六世孙也.世居松林,置庄于十四都之三渡,遂因其便而徙居焉.直以己讳名其地曰濁亩丘.且生平好行善事,谓后嗣之当有余庆也,构堂于处,颜之曰积庆堂,以示子孙知所法守云. 濁 ...
-
乡村古景:汾口宋京
松林八景诗序 庐陵曾棨(翰林侍读) 遂安余氏,其先世家邑之柏林,为严陵巨族,诗书簮绂,代不乏人.其后有十三府君者(始祖余鸿翔),既登进士第,爱松林山水之胜,因徙居焉.暇辄徜徉烟霞泉石之间,既有以适其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