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王好古评议通圣散
相关推荐
-
古今医案按(三)
伤风 江少微治黄三辅.年逾四旬.醉饮青楼.夜卧当风.患头痛发热.自汗盗汗.饮食不进医治十余日罔效.诊得六脉浮洪.重按豁然.此饮酒当风.名曰漏风.投以白术.泽泻. 酒煎服而热退.汗仍不止.心口如水.此思 ...
-
读方与用方(89)王好古评议通圣散
王好古评议通圣散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金元医家传承和发扬"易水学派"学说的王好古,对刘河间有公允而较高的评价:"刘氏用药,务在推陈致新,不使少有怫郁,正造化新新 ...
-
『古方新解』《内经》论五脏之通运
在运用<内经>藏象理论诊治疾病时,要把五脏作为纲,其通运之象作为目,纲举则目张.临床中要把握好五脏与自然界五运六气之关系,把握好人体脏腑与各组织器官的内在联系,才能做到运筹帷幄,胸有成竹, ...
-
『古方新解』半夏秫米汤功在调和与通利
半夏秫米汤原名半夏汤,出于<灵枢·邪客>,是历代医家治疗不寐的一首重要方剂.这里,浅谈笔者的学习体会. 半夏.秫米名实考及本方主药 据经文,本方由治半夏.秫米组成,似乎已无研究之必要.但是 ...
-
『古方新解』陈潮祖详解真武汤
陈潮祖(1929-2018),四川省宜宾人,著名方剂学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奠基人,其代表作<中医治法与方剂>刊印90余万册,该书问世后迅速被日本.韩国翻译出版,流传海外,陈老在著作 ...
-
『古方新解』芍药汤解析
笔者去年曾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行气调血芍药汤"(见2018年6月20日学术版)的短文,对比了芍药汤与葛根芩连汤,并分析了芍药汤行气调血治疗湿热兼气滞血瘀 ...
-
『古方新解』参苓白术散可治疗多种疾病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克),薏苡仁一斤(500克),缩砂仁一斤(500克),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克),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 ...
-
『古方新解』茯苓四逆汤——仲景时代的“破格救心汤”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 ...
-
『古方新解』再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 ...
-
『古方新解』柴胡剂的衍变过程
柴胡,有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之功,而本品更长于疏解半里半表之邪,故张仲景视柴胡为治疗少阳证之要药.他在<伤寒论>一书中,用此品先后制方数首(共制方八首),开柴胡剂之先河.小柴胡汤可推许为柴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