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合斩,放弃一切防御姿势,以生命为赌注!
居合道,又名拔刀道,日语发音iaido. 在日本古代奈良洛或平安时代初期,武士常需要瞬间拔刀制敌,后来经发展,居合剑术便诞生于日本战国末期。 居合二字象征对峙双方,而居合道最讲求的就是一击必杀。
拔即斩,非拔不斩,此刀唯有斩时方为刃物,在守候中看穿刹那的机会才是居合的真髓,原始的居合剑法只包含了拔刀,突刺,斜切(也就是后来袈裟斩的原型)三个基本动作,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提炼和革新,发展至今日,居合剑法的招式已经扩展到了十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居合十式”。看到这里,大家不要认为它的十个招式像我们国术中的剑术一样是几个不同姿势的组合分解。居合剑法的真髓就在于拔刀时的第一击,因此所谓的“居合十式”实际上是在十种不同场合或情况下使用拔刀术的方法(类似《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使用的“独孤九剑”)。
“居合十式”中包括正坐三式、立膝一式、立姿三式(以上七式也是居合道比赛及考试的基本套路),以及结合了柔术的第九式“颜面当”,以及应付多人情况的第七式“三方切”和第十式“四方切”。具体的招式分解大家可以参看台湾“居合道”的网站,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居合十式”中虽然包含了十种出刀的情况,但其具体的运动轨迹始终脱离不了拔刀,斜切,收刀三个部分。其中的拔刀动作堪称居合之生命。其要领在于拔出速度起初稳静而缓慢,至中段时突然变快,等到刀尖快脱离鞘口时,如疾风闪光般的迅速横切(又称为横一文字),简而言之,就是依其顺序“徐、破、急”之要领拔击。综上所述拔刀部分是制敌先机从而发挥一击必杀之锐厉的关键所在。斜切又称为“袈裟斩”,“袈裟”之名来源于其斩击的方位是从左右两肩向下刺划,正好和袈裟前襟的线路一样。最后,在击倒敌手后就开始收刀,收刀时要注意的是表示充份的残心(所谓“残心”就是到刀归鞘为止,对倒下的对手要保持随时可以应付的心态),不能够只顾着以急切的动作或是优美姿态来收刀,即只用手腕的收法。而是要将持着刀的右手和握着鞘口的左手,配合得恰到好处的要领归鞘。
总的来说,趴的越低,这个剑客的等级就越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