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哲理】古训:真正的朋友,经得起这三种考验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处世哲理】

古训:真正的朋友,经得起这三种考验
    人这一辈子,都会交往很多的人。
    有些友情会伴人长久,有些则如轻烟一般散去。
    人生如苦海。那些常伴你同游的,才称得上真正的朋友。
    关于友情,司马迁在著作《史记》里提出三点: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做到这三点,必是真正的朋友。
    0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自古人生多磨难,人在患难时,最能凸显交情。
    能够与你“同甘苦,共患难”的,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而只与你“同享福,不担难”的,只是在利用你罢了。
    齐人庞涓与孙膑同窗,他们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
    一同求学其间,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此后,庞涓前往魏国谋职,受到魏王赏识,很快升为魏国大将。
    富贵不忘友人,庞涓想到了孙膑,将他推荐给国君。
    不久,庞涓发现孙膑的军事才能远超自己,认为这极有可能使自己出局。
    于是庞涓后悔了,便想着如何赶走孙膑。一番谋划,他找人告发孙膑谋反。
    孙膑无法辩诬,魏王大为恼怒,下令将其处死。这时,庞涓出面向魏王一再求情。
    魏王虽然赦免了孙膑的死刑,但还是予以严惩,“断其两足而黥之”。
    双脚被砍,脸刺花纹,孙膑成了“废人”,尽管如此,他还是感谢老同学关键时刻的出手相救。
    而庞涓之所以救他,并非良心发现顿生慈悲怜悯,而是留下“活口”,让他写出记忆中鬼谷子传授的一部兵法。
    写到一半,孙膑得知了诬陷真相,他一面伪装疯癫,一面寻机出逃。
    适逢齐国派人出使魏国,孙膑暗中求见,齐使将他藏在车中偷载出境。
    一回齐国,孙膑就在大夫田忌的推荐下受到齐威王的器重,被其尊为王师,坐在篷车里出谋划策。
    此后,庞涓与孙膑的故事还在继续,结局众人皆知:在马陵之战中,庞涓败给了孙膑,拔剑自刎 。
    真正的朋友,重情重义、亲如手足,甚至肯为朋友赴汤蹈火。
    而绝不是像庞涓这样,在背后给朋友下黑手,怕朋友胜过自己。
    《战国策》上说:“士为知己者死”。
    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真正的朋友之间,必定不讲名利,而是讲义气。
    情到深处,向死而生。
    02.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在贫富面前,尽显众生相。
    你富有时,围着你的,是酒肉朋友;你穷困潦倒时,肯救济你的,才是患难之友。
    真正的朋友,无论你贫穷还是富贵,他都一直把你当朋友。
    清代潮州有个富翁,嗜功夫茶如命。
    有一天,家门外来了一个乞丐,别的不要,只恳求赐茶一杯。
    富翁一听到茶,就来了兴致,遂请乞丐厅房落座。问道:“你以乞讨度日,何来嗜茶之好?”
    乞丐说:“我原来也是个有钱人,就因为嗜功夫茶才破了家。如今妻儿还在家中,我一人外出乞讨些茶过活。”
    富翁一听更是喜出望外,赶紧命人给乞丐上茶。
    乞丐抿了一口茶说:“茶是好茶,只是味道不太醇厚,此乃新壶之故。请试试我这把老壶。”
    说着就从怀里拿出一把小茶壶。富翁赶紧起身亲自动手冲茶。须臾,茶香便弥漫厅堂。
    富翁看着这把小茶壶,顿生爱意:“能否把你这个宝贝卖给我呀?”
    乞丐说:“原本我是饿死也不会卖的,看在你我有同样嗜好的份上,我就卖给你吧。”
    边说边拿起小茶壶掂在手里说:“我这把小茶壶能值三千两银子,我只卖给你一半,让这把茶壶在你这里安家。你看如何?”
    富翁一时还没弄明白怎么能卖一半,疑惑地看着乞丐,等待下文。
    “是这样,我把茶壶全都卖给你,我就再也喝不到这么好的茶了。这把茶壶卖给你一半,你只出一千五百两银子就行了,剩下的一千五百两银子我存在你家里,就当是咱俩共同买下这把小茶壶,这样我日后还可以到你这里来共享此壶,你看怎样?”
    听完乞丐的话,富翁一个劲儿点头说:“好!太好了!”
    从此,两人便成了挚交茶友。
    其实,乞丐还可用另一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卖给你也行,但必须答应我以后经常来喝茶”。
    可乞丐没有做这“一锤子”买卖,而是留一半友情给自己。
    友情乐在有相知心。贫富并不是挡友的门槛,贫富也可以有相知心。
    真正的友情,超越金钱。
    03.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世俗之人认为,交朋友分地位、等级,要像婚姻一样“门当户对”才好。
    殊不知,真正的朋友,不分高低贵贱,纯粹是两颗心的相交。
    真正的友谊像磷火,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候显得更亮。
    苏东坡经常遭受政治迫害,他的地位忽高忽低,但是他却有一帮好朋友。
    在苏东坡的朋友圈里,道士吴复古是个神秘的怪人,他们相识于济南,一见如故,绝无互相利用,也不论贵贱,一派淡泊名利的君子之交。
    苏东坡京城为官时,吴复古也去看望过他。吴复古不愧是个道士,喜欢云游天下,冷水疏食,眠于旷野,乐在其中。
    58岁的苏东坡被贬岭南,到达惠州,苏东坡敞开胸怀融入陌生南国,虽然心里很难过,仍然散发正能量。
    绍圣四年,政敌见苏东坡心情滋润,又将他流放到海南,吴复古现身海南陪伴了他几个月。
    两年后,闲云野鹤般的吴复古再次登上海南岛,带来朝廷赦免苏东坡的喜信,并陪同他渡海回到雷州半岛,之后飘然离去。
    同年十月,苏东坡携一大家子人乘船从广州去南雄,吴复古追来上船同行,没几天,突然生病,然后死去。
    临死时,苏东坡问他有何嘱托,吴复古只是微笑一下,就安然瞑目了。
    吴复古与东坡相交数十年,却一无所图,这份友情超脱世俗观念,足令二人友谊的小船永不翻沉。
    真正的朋友,不攀附你的身份地位,而是理解你、帮助你、真心对你。
    “贵贱不相忘”,这便是真正的朋友。
    ▽
    朋友,是两棵靠在一起的大树,在风雨中相互扶持,相互成长。
    短暂的友情易得,但是终生的友情却鲜有。
    老来还能拥有一两至交好友作陪,是三生有幸。
    但是有一条交友的原则不能忘: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所有的友情都是通过付出换来的。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爱换爱。
    正如俗话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优惠的友情,得到仁惠的友情”。
    死与生,贫与富,贵与贱,这些人生的反转,往往最能考验一个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