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真正的朋友,经得起这三种考验

人这一辈子,都会交往很多的人。

有些友情会伴人长久,有些则如轻烟一般散去。

人生如苦海。那些常伴你同游的,才称得上真正的朋友。

关于友情,司马迁在著作《史记》里提出三点: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做到这三点,必是真正的朋友。

1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自古人生多磨难,人在患难时,最能凸显交情。

能够与你“同甘苦,共患难”的,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而只与你“同享福,不担难”的,只是在利用你罢了。

齐人庞涓与孙膑同窗,他们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

一同求学其间,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此后,庞涓前往魏国谋职,受到魏王赏识,很快升为魏国大将。

富贵不忘友人,庞涓想到了孙膑,将他推荐给国君。

不久,庞涓发现孙膑的军事才能远超自己,认为这极有可能使自己出局。

于是庞涓后悔了,便想着如何赶走孙膑。一番谋划,他找人告发孙膑谋反。

孙膑无法辩诬,魏王大为恼怒,下令将其处死。这时,庞涓出面向魏王一再求情。

魏王虽然赦免了孙膑的死刑,但还是予以严惩,“断其两足而黥之”。

双脚被砍,脸刺花纹,孙膑成了“废人”,尽管如此,他还是感谢老同学关键时刻的出手相救。

而庞涓之所以救他,并非良心发现顿生慈悲怜悯,而是留下“活口”,让他写出记忆中鬼谷子传授的一部兵法。

写到一半,孙膑得知了诬陷真相,他一面伪装疯癫,一面寻机出逃。

适逢齐国派人出使魏国,孙膑暗中求见,齐使将他藏在车中偷载出境。

一回齐国,孙膑就在大夫田忌的推荐下受到齐威王的器重,被其尊为王师,坐在篷车里出谋划策。

此后,庞涓与孙膑的故事还在继续,结局众人皆知:在马陵之战中,庞涓败给了孙膑,拔剑自刎 。

真正的朋友,重情重义、亲如手足,甚至肯为朋友赴汤蹈火。

而绝不是像庞涓这样,在背后给朋友下黑手,怕朋友胜过自己。

《战国策》上说:“士为知己者死”。

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真正的朋友之间,必定不讲名利,而是讲义气。

情到深处,向死而生。

2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在贫富面前,尽显众生相。

你富有时,围着你的,是酒肉朋友;你穷困潦倒时,肯救济你的,才是患难之友。

真正的朋友,无论你贫穷还是富贵,他都一直把你当朋友。

清代潮州有个富翁,嗜功夫茶如命。

有一天,家门外来了一个乞丐,别的不要,只恳求赐茶一杯。

富翁一听到茶,就来了兴致,遂请乞丐厅房落座。问道:“你以乞讨度日,何来嗜茶之好?”

乞丐说:“我原来也是个有钱人,就因为嗜功夫茶才破了家。如今妻儿还在家中,我一人外出乞讨些茶过活。”

富翁一听更是喜出望外,赶紧命人给乞丐上茶。

乞丐抿了一口茶说:“茶是好茶,只是味道不太醇厚,此乃新壶之故。请试试我这把老壶。”

说着就从怀里拿出一把小茶壶。富翁赶紧起身亲自动手冲茶。须臾,茶香便弥漫厅堂。

富翁看着这把小茶壶,顿生爱意:“能否把你这个宝贝卖给我呀?”

乞丐说:“原本我是饿死也不会卖的,看在你我有同样嗜好的份上,我就卖给你吧。”

边说边拿起小茶壶掂在手里说:“我这把小茶壶能值三千两银子,我只卖给你一半,让这把茶壶在你这里安家。你看如何?”

富翁一时还没弄明白怎么能卖一半,疑惑地看着乞丐,等待下文。

“是这样,我把茶壶全都卖给你,我就再也喝不到这么好的茶了。这把茶壶卖给你一半,你只出一千五百两银子就行了,

剩下的一千五百两银子我存在你家里,就当是咱俩共同买下这把小茶壶,这样我日后还可以到你这里来共享此壶,你看怎样?”

听完乞丐的话,富翁一个劲儿点头说:“好!太好了!”

从此,两人便成了挚交茶友。

其实,乞丐还可用另一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卖给你也行,但必须答应我以后经常来喝茶”。

可乞丐没有做这“一锤子”买卖,而是留一半友情给自己。

友情乐在有相知心。贫富并不是挡友的门槛,贫富也可以有相知心。

真正的友情,超越金钱。

3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世俗之人认为,交朋友分地位、等级,要像婚姻一样“门当户对”才好。

殊不知,真正的朋友,不分高低贵贱,纯粹是两颗心的相交。

真正的友谊像磷火,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候显得更亮。

苏东坡经常遭受政治迫害,他的地位忽高忽低,但是他却有一帮好朋友。

在苏东坡的朋友圈里,道士吴复古是个神秘的怪人,他们相识于济南,一见如故,绝无互相利用,也不论贵贱,一派淡泊名利的君子之交。

苏东坡京城为官时,吴复古也去看望过他。吴复古不愧是个道士,喜欢云游天下,冷水疏食,眠于旷野,乐在其中。

58岁的苏东坡被贬岭南,到达惠州,苏东坡敞开胸怀融入陌生南国,虽然心里很难过,仍然散发正能量。

绍圣四年,政敌见苏东坡心情滋润,又将他流放到海南,吴复古现身海南陪伴了他几个月。

两年后,闲云野鹤般的吴复古再次登上海南岛,带来朝廷赦免苏东坡的喜信,并陪同他渡海回到雷州半岛,之后飘然离去。

同年十月,苏东坡携一大家子人乘船从广州去南雄,吴复古追来上船同行,没几天,突然生病,然后死去。

临死时,苏东坡问他有何嘱托,吴复古只是微笑一下,就安然瞑目了。

吴复古与东坡相交数十年,却一无所图,这份友情超脱世俗观念,足令二人友谊的小船永不翻沉。

真正的朋友,不攀附你的身份地位,而是理解你、帮助你、真心对你。

“贵贱不相忘”,这便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是两棵靠在一起的大树,在风雨中相互扶持,相互成长。

短暂的友情易得,但是终生的友情却鲜有。

老来还能拥有一两至交好友作陪,是三生有幸。

但是有一条交友的原则不能忘: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所有的友情都是通过付出换来的。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爱换爱。

正如俗话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优惠的友情,得到仁惠的友情”。

死与生,贫与富,贵与贱,这些人生的反转,往往最能考验一个人。

(0)

相关推荐

  • 【胡话】膝盖与乞丐

    昨晚,做了个奇怪的梦 梦见一对精灵 来敲我的门 请问:你们找谁呀 找的就是你 两只精灵齐声回答 可是,我认识你们吗 你可以不认我们 但并不意味着你不认识我们 那么,你们俩都是谁呀 我叫膑小左,他叫膑小 ...

  • 【卢亦心】我的“良师益友”

    我的"良师益友" --读<鬼谷学校第一卷兵法班的插班生>有感 福清实验小学四年九班 卢亦心 指导老师:韩国文 每年的暑假,我都有一段属于自己和一位特殊朋友的欢乐时光.这 ...

  • 新电影传奇《战国 孙膑与庞涓》

    新电影传奇《战国 孙膑与庞涓》

  • 五十岁以后,远离这三种人,生活更舒心

    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 年过五十之后,远离这三种人,不管你是谁,也不管对方是谁,尽早远离,才能让自己少一些堵心,多一份舒心. 01 见不得别人好,巴不得别人惨的人. 生活中.职场上,总有些人,即便此 ...

  • 越没格局的人,越见不得别人好

    越没格局的人,越见不得别人好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不论一个人多么厉害,也无法避免身边出现更胜一筹的人. 如果看到别人突然发达,望尘莫及,你就愤愤不平,以为别人抢占了你的位置,这是对别人的坏,更是和自 ...

  • 【处世哲理】古训:真正的朋友,经得起这三种考验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处世哲理] 古训:真正的朋友,经得起这三种考验     人这一辈子,都会交往很多的人.     有些友情会伴人长久,有些则如轻烟一般散去.     人生如苦海. ...

  • 真心爱你的男人,经得起“三种考验”

    有人说:"婚姻有七年之痒." 婚姻到了第七年,大家都知根知底了,孩子也慢慢长大了,家庭开支也多了.这时候,家庭矛盾也会集中爆发. 如果两个人不能相互理解,不能够携手熬过难关,那么多 ...

  • 古训:生命的三种境界,幸福的三个层次

    从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这两句古训源远流长,清代左宗棠把这两句作为对联题于江苏无锡梅园(字句略有变化),当代李嘉诚把这两句作为座右铭,悬挂在办公室里,终身奉行. ...

  • 【学点哲学】古训:生命的三种境界,幸福的三个层次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古训:生命的三种境界,幸福的三个层次 从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这两句古训源远流长,清代左宗棠把这两句 ...

  • 人到中年,通过领导设置的这三种考验,能让你尽快出人头地

    不久前看到有位女硕士李女士吐槽:她在公司里工作了近半年的时间,可是经常被领导安排一些加班的任务,近日便收到老板信息,老板半夜2点安排李女士加班改方案,李女士直接以需要睡觉,需要休息为理由拒绝了老板的请 ...

  • 古训|《道德经》三种智慧:柔、静、慢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五千字的<道德经>成就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在此时,我们不妨读一读<道德经>,用老子的大智慧,获得精神上的大清凉. 老子的"清凉"主 ...

  • 易中天:这三种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一条路".怎么理解这两句俗语呢? 还未长大时,在家中有父母撑腰,而长大了要出去闯荡社会了,父母最多能给的是过来人 ...

  • 领导说出这三种话,八成在考验人品,做事要过过脑子,别被弃用

    行走职场,常言道:锣鼓听音说话听声.领导有时候说话,说半句留半句,甚至言不及义,从字面上很难揣测领导真实意图.有人说,爱情不能考验.职场上,人性也不能考验.领导要识人用人,都会用自己的哲学来考验和观察 ...

  • 领导对员工有这三种动作,说明已经在考验你,不想再把你当心腹培养

    如今在公司里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其实老员工的个人业务能力没有问题,功劳也特别多,但是最后却发现自己得不到领导认可,而且在和领导过分或者汇报工作时却总是被领导过河拆桥,那么大家其实就会特别的失望和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