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京剧】茶园楼上最消魂——清代的茶馆和戏园(上)

(0)

相关推荐

  • 梨园忆往 老北京茶园开门三件事——看座沏茶、卖吃食、扔手巾把儿  张永和

    北京晚报 | 2021年07月23日 . 相声大师侯宝林说的<关公战秦琼>,里面有一段说北京老茶园的情况: 里边有什么带座的,找人的,沏茶灌水的,卖饽饽点心.瓜果梨桃的,还有卖戏报的,最讨 ...

  • 临涣沈家大院里听戏

    在临涣老教堂那边的破院子里平整出一个民俗集合体,搭建个戏台出来,逐步形成一个以听戏为特色的露天茶馆,总感觉这种创意和设计是不大靠谱的事情.依旧修旧整理那么大的院子,还要添个老戏台,投钱进去也不是个小数 ...

  • 韩飞飞 | 看戏

    看戏 作者:韩飞飞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搬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一首老去的童谣,相伴老去的还有戏台.一幕幕活色生香美不胜收的老戏和那个时代唱戏. ...

  • 【陕西】景子轩《我的戏迷爷爷》指导教师:姜丹

    我的戏迷爷爷 宝鸡实验小学 景子轩 我爷爷今年七十多岁了,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就是听戏.我们小区的人给爷爷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老戏迷." 爷爷特别爱听戏.只要他知道哪里 ...

  • 【侃京剧】冯志孝:关于学习马派艺术

        马连良先生是一位勇于革新.兼收并蓄而又自辟蹊径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记得那是一九五三年, 当我第一次看马先生的演出时, 我获得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那时我在戏校学习, 经常出去看戏, 思想里自然 ...

  • 【侃京剧】谈张学津的“得与失”

    在马谭张裘那一代名伶之后,许多1960年代前已经崭露头角的老生在1976年后已经年过花甲,但更多的正值壮年,经过八十年代京剧的不景气,九十年代有了音配像,这些马谭张裘的学生辈重新焕发了神采.在这一批人 ...

  • 【侃京剧】刘长瑜:我与荀派艺术

    2015年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诞辰115周年,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层出不穷.每到这种时间节点,人们总会借纪念的契机回望.总结.反思.曾请益于荀慧生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对荀派情有独钟,对于荀派艺术, ...

  • 【侃京剧】有感于“现代琴师”

    曾见网上一帖题为<专为张派青衣伴奏>,不免对时下的"琴师"有点感慨. 小时候请琴师吊嗓,如果是吊零碎段子,只要说"我吊一段二黄原板"或"西 ...

  • 【侃京剧】流派新说!

    鹧鸪声声,流派新说,说什么耶?笔者直言了:我们中京坛上的戏迷们,在"流派"的问题上,争争吵吵,气气恼恼,空熬了过多心血,不合算,亏损特甚!人生苦短,我们应该过一日开心一日.尽管&q ...

  • 关栋天、于魁智——南北对话侃京剧

    关栋天.于魁智 在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中,须生行当有"南麒北马"一说,这就是上海的周信芳,北京的马连良.如今,南北梨园的中青年须生演员中也出现了两位优秀人物:上海的关栋天(原名关怀 ...

  • 【侃京剧】新凤霞:程砚秋先生对我的教益

    一九五〇年底,我在北京三庆戏园演出.当时的剧目中现代剧目很多,如<刘巧儿><祥林嫂><艺海深仇><小女婿><兄妹开荒>等戏:也演评剧传统戏: ...

  • 【侃京剧】京剧的出路与未来

    毫无疑问,京剧已经无法赢得市场--在影像全面优胜于文学与戏曲之后,纵然将全中国最好的剧场都给它,它也无法复现昔日的荣光.原因无外乎众所周知的那几条: 戏曲作为一种农业.手工业时代的艺术,从生产方式上来 ...

  • 【侃京剧】不会唱戏?来看看戏曲演唱的十二条技巧,包你茅塞顿开!

    交易担保 视频供销社 怎样才能唱出京剧的味道 小程序 一."气粗" 是讲运用气息缺乏控制技巧,把吸入的气息合筒呼出,由此造成了声音的浮浅不实."气弱"即气息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