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首发 | 罗志田:凭直觉成大学问:梁漱溟的治学取向和方法
相关推荐
-
答读者问:如何为人、治学?
答读者问:如何为人.治学? 今天,发送一则答读者来信,希望能够帮到更多的人.当然,我的回答也仅是就我所知,尚有很多不足.望知悉.非常感谢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 从2016年底开通微信公众号以来,从每天一 ...
-
只有诗书继世长——贺《苏州园林艺文集丛》出版
--贺<苏州园林艺文集丛>出版 <苏州日报>2021年01月30日 B03版 □刘郎 2006年,应余姚邀请,我拍摄了一部名为<乡关何处--关于王阳明>的片子.对于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三十八:深造欲其自得
[原文]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深造之以道:依循正确的治学方法,深入到所研究的学问里.造,至.之,指所学:本章"之"字,皆指所学而言.道,在此指正确的治学方法),欲其 ...
-
王力先生:独立研究关键要找到治学门径
王力(1900年8月10日-1986年5月3日),中国汉语语法学家 文章导读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教研室主任王力教授,是我国享有盛名的语言学家.他在汉语研究的几个主要领域,都有重要著作. 就" ...
-
黄侃谈治学
黄侃的行为有点疯癫,说心里话,无论在什么年代,能疯癫得起来的人,肚子里都有疯癫的资本,能成为民国大师的人,必有过人之处. 这个过人之处,从表象上看是,结果过人,比如有哪些学术作品或者研究成果,而事实是 ...
-
解“述而不作”(原创)
解"述而不作" 刘晓林 当代不少人将"述而不作"理解为仅限口授而不形诸文字,事实呢? 孔子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传旧 ...
-
罗志田:凭直觉成大学问:梁漱溟的治学取向和方法 | 西东合集
"五四"前后因一本书而"暴得大名"的有两人,前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后即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林同济以前者为中国现代学术史 ...
-
罗志田:无耻文人正在把传统讲坏
人必自尊,然后他人尊之.若本身无自尊而要他人尊敬,恐怕是很困难的 现在所谓看电视,常常是在各频道间翻来覆去.前段时间翻频道时,偶及凤凰台的"一虎一席谈",正在辩论<三字经&g ...
-
罗志田:本事与言说的纠缠——再论复调的“五四”
编者按 内容提要:五四运动是一个从发生当时就开始被传颂.记忆和诠释的特殊事件.这个运动并非谋定而后动,而是在发展中逐步成型.在其逐渐定型的过程中,本事与言说的纠缠,是一个与生俱来又从不离弃的现象.不论 ...
-
罗志田︱《昨天的与世界的》新序
昨天的与世界的: 从文化到学术 罗志田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即将出版 ━━━━ 文︱罗志田 <昨天的与世界的>是我到北大教书后辑成的第一本面向非学院读者的书,这些文字大多不在学术刊物上发 ...
-
罗志田:史学方法的示范与临摹
在大学教书的人,"方法"是常被学生问及的问题.在我们史学领域,我知道不少学生都想获得某种可以概括抽象出来的"方法",以为学会了即可治史.尽管我在一定程度上赞同& ...
-
罗志田 | 知人与论世:郭嵩焘与近代中国的转折时代
[本文作者] 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杰出教授. 摘要 郭嵩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既重要又特殊的人物.他身处近代中国的转折时代,当时饱受诋毁,却被后人视为先知,最能体现 ...
-
罗志田:上大学的回忆
1977年是我下乡的第九年了,那一年大队中学临时请我代课.我虽号称中学毕业,实际在中学念书不到一年,却要教中学三年级的语文和化学,实在也有些误人子弟.记得是放农忙假时,我回到成都家中,母亲既惊讶又高兴 ...
-
新刊 | 罗志田、赵妍杰:在世界历史中研究近代中国
编者按 近代中国经历石破天惊的巨变,从此不得不走出以自我为重心,去寻求世界体系的接纳,近代思想文化因此与"世界"有了切近的互动关联.罗志田多年浸淫近代中国思想变迁的话题,对传统至现 ...
-
罗志田《革命的形成》:重释“辛亥巨变”
罗志田:傅斯年 史学的两个面向 罗志田:为什么需要 重新研究"家庭革命" 作者: 罗志田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清季十年的转折 出版年: 2021-10 页数: 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