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地黄汤:金匮要略里又一个专治妄行独语的癫狂妙方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防己地黄汤方药解析丨文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130篇原创文章

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地黄汤方  防己 甘草(各一分) 桂枝 防风(各三分)。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绞取汁.生地黄二斤. 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药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按.此方表里兼治.后人驱风至宝膏方.从此方悟出.)

陈修园:此方治,风迸入心.风乘火势.火藉风威.其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热迸于内.而外反无热.浮为风之本脉.而风火交煽.其脉益浮.此亦风迸入心之治法也.徐灵胎云、此方他药轻而生地独重.乃治血中之风也.

此等法最宜细玩。愚按:金匮书寥寥数语.读者疑其未备.然而所包者广也.中风以少阴为主.此节言风迸手少阴之证.出其方治.曰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者.盖以手少阴心火也.阳邪迸之.则风乘火势.火借风威.其见证无非动象。

曰无热者.热归于内.外反无热.即伤寒论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外无大热之例也.曰其脉浮者.风火属阳之本象也。

然有正面.即有对面.手足少阴.可一而二之.实二而一之者也.考之唐宋后各家之论中风.曰昏迷不醒等证.其不为狂状可知也.曰猝倒口噤等证.其不为妄行独语可知也.曰面如 朱.可知寒盛于下.格阳于上.不能无热也.曰冷汗不止.可知其四肢厥逆.不止无热也.曰脉脱.曰无脉.又将何以言浮乎?

盖以足少阴肾水也.阴邪迸之.则寒水相遭.寒冰彻骨.其见证无非静象.方书用三生饮一两.薛立斋又加人参一两者.盖指此也.若痰涎如涌.三因白散可用.真阳上脱.气喘痰鸣.黑锡丹可用.

凡此皆为四逆证之例.究非中风之本证.其证散见于伤寒论中.金匮辟之于中风门外.所以示立法之纯也.

主治:风入心经,阴虚血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或血虚风胜,手足蠕动,瘈疭,舌红少苔,脉虚神倦,阴虚风湿化热,肌肤红斑疼痛,状如游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癔病、癫痫等证属阴虚热伏者。

方中重用生地黄滋补真阴,凉血养血为君;防己善搜经络风湿,兼可清热为臣;防风、桂枝调和营卫,解肌疏风为佐;甘草调补脾胃,和协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滋阴凉血,祛风通络之功。

曹颖甫:风邪失表之证,往往淤热在里,太阳表热内陷,热伤血海,太阳所以蓄血也。本节病由中风而血蓄于下,与风吸百脉血窜脑部,舌难言正自不同。热结在里,故无表热,病在太阳,故脉浮。狂,喜,妄为蓄血证。而伤寒淤血多为实,而中风则由于血虚,所以重用地黄汁以清淤血,防己泄湿,防风疏风,桂枝甘草解肌扶脾,此法正与百合证用地黄汤同,服后中病也当大便如漆,蓄血同也。

医案解析

1、自觉小鬼缠身。陕西大荔阴女士,意识不清,自言自语,魑魅魍魉,小人缠身十余年。我用黄连温胆汤、礞石滚痰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治疗四五年,虽有效,但小人围绕,十分烦恼,喋喋不休,甚至胡言乱语,对答困难。依据大便干燥,谵语,舌下脉迂曲,用抵当汤25剂,魑魅魍魉退下,独语不休依然。

乃思当属风邪入里,扰乱神明,非防己地黄汤莫属。考原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防己地黄汤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防己一分,桂枝三分,防风三分,甘草一分。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㕮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自当亦步亦趋,重用地黄。

处方:防己20克,生地黄100克,百合50克,桂枝10克,防风10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大黄10克,25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两个月后的2021年8月5日,其夫代述,言语减少三分之二。效不更方,继用原方25剂。

至于“独语不休”的机理,我以为是风邪入脑,影响了部分脑血管的血液供应,而另一部分脑血管如语言中枢代偿性的兴奋使然。防己、防风、桂枝祛风,生地黄凉血活血以祛风,所谓“祛风先活血,血活风自灭”。《神农本草经》地黄“逐血痹,填骨髓”足以醒我辈眼目,非重用不可。

2、双膝以下自觉发热20年。徐某,女,67岁,2020年清明节后就诊。病史简介:清明节后,患者因口眼歪斜5天到治未病中心门诊就诊,就诊时患者口眼歪斜,颜面肌肉紧绷,右侧额纹变浅,抬眉不能,右眼闭合不全,眼睛干涩,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及人中沟左歪,鼓腮漏气,耳后乳突压痛。细问病史发现患者患糖尿病多年,平日口干口渴,喜冷饮,双膝以下自觉发热20余年,晚上尤甚,需放入冰水浸泡或下地反复行走方能缓解,肤温正常,烦躁,难以入睡,睡眠差,每日喉中有痰难于咳出,大便难,小便清,舌紫红,脉细,右尺浮。

诊断:面瘫辩证:少阴病疗法:四逆汤合白虎汤内服,配合针灸治疗方药:人参片20g  干姜10g  黑顺片(先煎)15g  炙甘草10g  知母30g  生石膏(先煎)30g粳米15g  7剂,每天1剂,水煎服,翻煲,早晚各服一次。针灸选穴:考虑患者面瘫急性期,以远端取穴为主,选对侧合谷、双侧太溪、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太白等穴,每日一次,每次留针三十分钟,艾灸涌泉、足三里穴。

二诊:患者自述右侧颜面肌肉紧绷缓解,右眼可闭合,但口角仍旧歪斜,胃口及精神状态好转,大便正常,喉中异物感消失,双下肢怕热稍有缓解,但睡眠仍旧不好,口干口渴,舌红,脉细,右尺浮。辩证:少阴病疗法:六味地黄丸加减配合针灸方药:熟地黄25g  山茱萸15g  山药15g泽泻10g   牡丹皮10g   茯苓10g 知母10g   生石膏(先煎)20g   4剂,每天1剂,水煎服,翻煲,早晚各服一次针灸选穴:仍以远端辩证取穴为主。

三诊:赖海标老师会诊由于患者双膝以下自觉发热20年,严重困扰其睡眠及日常生活,遂请赖海标老师会诊。患者自述服前药和针灸治疗后口眼歪斜较前好转,但双膝以下仍有自觉发热,夜里尤甚,睡眠上半夜好转,口干口渴,小便清,舌紫红,右尺脉浮。

老师辩证:血热风扰方药:防己地黄汤加减防己10g 炙甘草10g 生地黄60g桂枝10g   防风10g  竹茹10g 生石膏30g7剂,每天1剂,水煎,加入20ml黄酒一起饮用。

针灸选穴:根据老师辩证血热风扰,在原有辩证取穴基础上增加双侧曲池、血海清热凉血祛风。四诊:赖海标老师会诊患者复诊时喜笑颜开,自述服药后头颈汗出3天,20余年的双膝以下自觉发热消失,睡眠好转,舌红,脉细。中药守上方7剂以善后。针灸选穴:在原有辩证取穴基础上增加近端取穴,选右侧太阳、地仓透颊车、攒竹透丝竹空、迎香等穴面瘫常用穴。  服药后患者双膝以下自觉发热完全消失,遂停中药,继续针灸治疗面瘫以善后。

分析:

患者老年女性,患糖尿病多年,被双下肢自觉发热20余年困扰,常年睡眠及精神状态差,体质偏弱,自述身体多年来出现不适以为是糖尿病引起的,故从未予重视,这一次由于出现急性面瘫,显露在颜面怕影响日后生活遂来医院就医。首诊患者以治疗急性面瘫为主,但细问病史发现患者身体多处不适,以双膝以下自觉发热为甚,查体发现患者身体偏瘦,面色萎黄,口唇色暗,烦躁,睡眠差,整日无精打采,脉细,右侧尺脉浮动无根,辩为少阴病,又因口干口渴喜冷饮,喉间有痰难以咯出,大便难,此阳明有热,故以四逆汤配合白虎汤加减。由于急性面瘫伴有面神经水肿,所以针刺以远端取穴为主,选取三条阴经的原穴,太溪、太白、太冲,配合三阴交滋阴潜阳,加上面瘫常用穴合谷穴,艾灸涌泉、足三里穴引火归元,强身健体。

二诊患者自觉症状有所改善,但双膝自觉发热还是比较严重,考虑到患者常年自觉发热,口干口渴可能是阴液不足引起,故二诊给予六味地黄丸加减,但效果不明显。考虑患者常年顽疾难愈,加上每夜睡眠差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前方虽略有显效但未能完全解决患者疾苦,遂请赖海标老师会诊。老师询问病史后考虑患者为血热风扰,予防己地黄汤加减,其中重用生地黄60克,加竹茹、生石膏清热生津,遵《金匮要略》原文配以20ml黄酒加入药中一同服用。患者服药前三天,自述夜间头颈部大汗出,双下肢再无自觉发热。复诊后老师按原方再开7剂,嘱患者无需再用药,继续针灸以治疗面瘫即可。

防己地黄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条文,方中重用生地黄之甘寒凉血补阴以归五脏,益精养神。徐灵胎《兰台轨范》有谓:“此方他药轻,而生地独重,乃治血中之风也。”盖血虚生热生风,生地滋阴养血,凉营泄热。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之谓也。

经方大家黄仕沛先生用生地黄的心得是地黄用量“非重用不为功”,仲景方中生地黄最大剂量就是防己地黄汤,用到2斤。方中桂枝、防风、防己、甘草,加入黄酒取其轻清,归之于阳,以散其邪,患者服前三剂后头颈汗出,使体内多年风热从汗而解。赖海标老师辩证精准,处方用药均遵循仲景原文,使得20余年顽疾药到病除,解除患者疾苦,是我等学习的楷模。

3、狂躁打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L某,男,70岁,广东增城人,农民。2019年8月9日,患者女儿来到我家请治,原因是患者中风后不能下床。患者8月7日到田里干农活,回家后晚上八点多突然没力跌倒地上,家人扶上床休息。

半夜开始患者不能起床、不寐而烦、独语不休、狂躁骂人、打人,女儿欲送去医院治疗。但患者及其妻子不愿意,原因是2019年5月25日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在广州某医院治疗了半个月后,肺部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球菌,一直发烧不退,后来找到我用中药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后才退烧出院。因此患者及家属一直等我有时间才到患者家治疗。(因当时我还在《经方》精品苏州班学习。)

刻诊:患者神志有点迷糊,语言不清、狂躁、骂人打人,在床上不能下床。有关节痛、皮肤瘙痒。面色黧黑、无精神,眼露浮光,舌红、干燥、剥苔。

诊断:中风。处方:防己地黄汤加羌活、地龙。防己15克  防风15克 桂枝12克 生甘草10克 生地黄100克(先用米酒浸泡)羌活10克 制地龙10克,2剂,每日一剂,一日温服3次,每次一碗。

患者服药第一剂后,人开始清醒,没有狂语骂人打人。服第二剂后开始下床活动,精神渐渐好转,大便正常,没有血便。因患者关节疼痛,在防己地黄汤方里加上羌活及地龙加强疗效,后用金匮肾气丸保养。同时,患者自己每个月还服用1-2剂防己地黄汤来保养,地黄用量减至60克,其余药量不变,直到现在。

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防己一钱,桂枝三钱,防风三钱,甘草二钱,生地黄二斤绞汁,仲景师凡地黄剂均与酒同用,酒有协助地黄溶解。地黄的用量“非重用不为功”。

生地黄在《伤寒论》中,地黄总体是用来治虚的。从“药证”来看,地黄滋阴养血,从使用指证来看,地黄用于皮肤干燥、枯槁,大便干结及出血,口干、舌干、干裂、唇红,脉细数、浮,结代。

地黄在经方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其“定燥、安神”的作用,其次就是“润燥”。防己地黄汤重用地黄、桂枝、防风、防己可借用疏风止痒。

患者曾经2019年5月25日中风治疗后,健康状况还不稳定,身体还虚弱就到田里干活,不注意休息,导致再次中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休养,现在患者精神如初,行动自如,生活自理。这个中风案因患者女儿近日发微信朋友圈感恩于我,有了治疗前后照片的鲜明对比,有感而记录此医案!

 经验总结

防己地黄汤具有滋阴降火、逐痰熄风之功,故用于上述证候的治疗。后世“地黄饮子”、“犀角地黄汤”等方,便是由此方衍化而来。

防己地黄汤的药物组成是:生地黄60克,防己、甘草各6克,桂枝、防风各9克。

以上各药的剂量是按现代临床之常用量所制,并非原方之量。用法上,现代可将诸药加水1 5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取300毫升,分2 次服。方中的生地黄以“干地黄”较为妥当,若用鲜生地则不宜与其他药同煎,可将其捣烂取汁,与其他煎取之药液兑服。

本方所针对的证候是以血虚生热,热扰心神为主要病机的,故方中生地用量最重。生地具有清热凉血的功用,但原方的用法是将生地蒸熟后绞汁用,而生地蒸熟后其作用是重在滋阴养血,兼有清热之效,取其养血熄风,“血足风自灭”之理。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故用少量防风以散肝经郁热;

防己苦寒泄降,利水清热,味辛能散,兼可祛风,《千金方衍义》并谓其能“逐痰气”;桂枝行血和营,并能“通其关窍”;甘草和胃补中,兼调和桂枝、地黄寒热之性。诸药配伍,共奏滋阴降火、养血熄风之效,使郁热得泄,神识自安。此外,桂枝、二防共用,散风祛湿、通络止痛,故以本方加减,治疗风湿痹痛,也有良好效果。

生地黄在《伤寒论》中,地黄总体是用来治虚的。从“药证”来看,地黄滋阴养血,从使用指证来看,地黄用于皮肤干燥、枯槁,大便干结及出血,口干、舌干、干裂、唇红,脉细数、浮,结代。

在经方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其“定燥、安神”的作用,其次就是“润燥”。防己地黄汤重用地黄、桂枝、防风、防己可借用疏风止痒。

“病如狂状”,并非真狂。从其“妄行,独语不休”之临床特征看,当属“癫证”范畴。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疾病,但癫表现为过分抑郁状态,情感淡漠,沉默痴呆,独语不休而语无伦次,甚则形如木僵,俗称文痴;而狂则表现为过分亢奋状态,歌笑不休,动而多怒,打人骂人而不避亲疏,甚则逾垣上屋,俗称武痴。故癫为阴,狂为阳。

若癫证现阳狂之象,为阴病见阳证,其病为重,预后不佳,正如《灵枢·癫狂》篇说:“癫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但“死不治”,也并非绝对不治。有关癫证治疗,叶天士认为当分虚、实,“癫之实者,以滚痰丸开痰壅闭,清心丸泄火郁勃;虚者当养神而通志,归脾、枕中之类主之”(《临证指南医案》)。

防己地黄汤所主之癫证,为血虚生热,邪并阳分所致,故现“如狂”之阳分征象,“其脉浮”,正是血虚受风之标志,总属本虚标实,虚中挟实之候,故治疗当以养血清热,祛风散邪为法。本方重用生地,并绞浓汁,侧重入阴分以养血清热;轻用防己、防风、桂枝,并浸于酒内,在于取轻清之性,入于阳分以散风祛邪;甘草和中补气,调理阴阳。待阴分血充,则阳分风熄。阳分风去,而阴分自安。临床上,防己地黄汤不惟治精神情志之疾病,凡属“血虚受邪”者,皆可化裁使用。

关注秦楚古方 | 守护人人健康

扫描二维码 咨询交流

(0)

相关推荐

  • 王三虎医话·防己地黄汤

          陕西大荔阴女士,意识不清,自言自语,魑魅魍魉,小人缠身十余年.我用黄连温胆汤.礞石滚痰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治疗四五年,虽有效,但小人围绕,十分烦恼,喋喋不休,甚至胡言乱语,对答困难.依据 ...

  • 防己地黄汤方证学习笔记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防己地黄汤方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防己地黄汤. ...

  • 防已地黄汤治疗失眠体会

    防已地黄汤治疗失眠体会 孟繁甦 患者:练某,女,49岁,首诊日期:2020年9月16日 主诉:甲状腺术后睡眠差加重2个月 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甲状腺术后睡眠差加重,心烦,心慌,口干,时有口苦,小便黄, ...

  • 中风:防己地黄汤-龙博探宝

    选自龙帅江老师微博 [中风:防己地黄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风入心经,阴虚血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或血虚风胜,手足蠕动,瘈疭,舌红少苔,脉虚神倦,阴虚风湿化热,肌肤 ...

  • 『金匮要略』(四)中风历节病方→防己地黄汤

    防己地黄桂防草,滋阴清热祛风好: 血虚火盛风狂起,舌红脉数力偏饶. 组成:生地.防己.桂枝.防风.甘草. 功效:养血清热,祛风和络. 主治:血虚火盛发狂证.症见其人喜忘如狂,独语不休,动作妄行,时欲漱 ...

  • 中医经典金匮要略防己地黄汤。原条文:治病...

    中医经典金匮要略防己地黄汤. 原条文: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病机:风邪入血,化热扰心,或流注关节. 临床应用: A.失眠 病例:张××,男,68岁,退休干部.顽固性失眠15年, ...

  • 《金匮要略》“中风篇”防己地黄汤、风引汤方证及其在中风、神志疾病中的运用

    防己地黄汤.风引汤均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主治中风.然而,这2首方剂极为生僻,在临床罕见运用,且难以常理可喻.研究发现:方证条文的背后存在明确的现代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 ...

  • 今天碰到一个防己地黄汤证, 患者不愿与人...

    今天碰到一个防己地黄汤证, 患者不愿与人交流, 不由自主的自言自语, 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自杀,烦躁,失眠,悲痛欲哭. 辩病为防己地黄汤证, 考虑全面治疗,加了个栀子豉汤. 防己地黄汤 治病如狂状,妄行, ...

  • 中风第五方:防己地黄汤-龙博探宝

    4月18日 中风这篇我已经讲了四篇了,今天是第五篇,今天讲个防已地黄汤,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说,就是如狂,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用防己一钱,桂枝三钱,防风三钱,甘草二钱,以上四味, ...

  • 经方心裁(49)防己地黄汤:经行烦躁、经前烦躁经后失眠、更年期综合征(潮热出汗烦躁)

     防己地黄汤 [原文]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症并治第五> [组成与用法] 防己一钱  桂枝三钱  防风三钱  甘草一钱 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 ...

  • 防己地黄汤治疗阴虚血热,妄行,独语无休等...

    防己地黄汤治疗阴虚血热,妄行,独语无休等精神症状,包括对症病机的手脚头等颤抖症状

  • 经方:防己地黄汤

    防己地黄汤 [原文] 防己一钱,桂枝三钱,防风三钱,甘草二钱 右四味,以酒一杯,浸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㕮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