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篇 玉文化起源探索—兴隆洼文化玉器
相关推荐
-
大集结!史上最强红山文化玉器大展!
这次展览是红山文化遗址,历次重要发现和最新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中田家沟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首次在辽宁省外展出. 玉龙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高26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红山文化中的文明起源 玉玦形 ...
-
从龙与玉看辽西地区文明起步
在距今1万年以内,辽西地区古文化经过旧石器时代上百万年文化传统的积累,依靠渔猎经济的提高和种植业的发明,实现了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变,进入了兴隆洼文化时期(本文所指兴隆洼文化,包含查海遗址早中 ...
-
躺在泥土里的高古玉长啥样?
躺在泥土里的高古玉长啥样? 很多都是你平时见不到的场景, 小编经过整理,为你奉上! 六安战国墓北墓内棺里发现的陪葬品玉管和觿 在六安战国墓北墓内棺里发现一件龙形玉佩 六安战国墓北墓内棺里发现一件发簪 ...
-
江苏兴化蒋庄遗址:跨越长江的文明曙光
2016年,江苏泰州兴化市的蒋庄遗址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9年,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实证之城"--"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让兴化蒋 ...
-
第1655篇 玉文化起源探索—兴隆洼文化玉器
玉文化起源探索-兴隆洼文化玉器1 来源: 中国古玉网 2015-03-12 内容提要:鉴于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对该文化玉器类型.雕琢工艺.用玉制度及相关背景资料的深入了解,无疑 ...
-
第七百六十四篇 红山玉文化与中华民族魂2
(续) (二)巫觋的行为系统--以玉事神 通过巫觋行为系统,可以知道巫玉神三者的关系.<说文>对巫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此说巫为祝,并 ...
-
第七百一十四篇 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将正式成立
内容摘要:届时,著名考古专家郭大顺.刘国祥等12位专家学者5月22日莅临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并以中国北方古代文明为主题进行研讨. 记者日前获悉:吉林省红山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北方古代文明 ...
-
第七百二十四篇 从红山文化多头礼器看中国权杖演变2
(续) 在辽代"骨朵"的使用比较多,在多处辽墓壁画中有体现,从"骨朵"在壁画中的地位看主要功能是象征性的,是代表刑罚权.是由侍卫双手握"骨朵" ...
-
第七百三十四篇 赤峰发现红山文化时期红陶滩涂鱼
X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2008年12月06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古玩城赏珍斋的岳军近日首次向人们展示了他的藏品--距今约80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红陶滩涂鱼. 这件红陶滩涂鱼长15厘米, ...
-
第七百五十六篇 揭开红山文化时期玉斧神秘的面纱
图1 赤峰市翁牛特旗馆藏玉斧. 中华民族玉文化渊源流长,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出土了多件名誉世界的玉器,如在赤峰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的距今6500至5000年的有"华夏第一龙"之称的龙型 ...
-
认知世事(七百五十四)
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遇过的人,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 无须刻意的去缅怀昨天,同时,也不必过度奢望明天,只要认真过好每个今天.
-
《诗经》第五十四篇 淇奥
<诗经>第五十四篇 淇奥 这是一首赞美卫国的一位有才华的君子的诗.古说是赞美卫武公为周平王卿相,年过九十,深自儆惕,有文章,能纳人规谏.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 ...
-
第四百五十四篇 翁牛特旗发现325处文物遗存
X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近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各类各时期文物遗存325处,其中古遗址249处,古墓葬57处,古石刻12处,古建筑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 据翁牛特旗文体局普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