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石勒王弥横行中原,洛阳岌岌可危时刘渊驾崩
相关推荐
-
三国城乡结合部物语:刘渊进城记
本 文 约 12010 字 阅 读 需 要 30 min <三国演义>以"三国归晋"收尾,而更早流传的<三国志平话>的最后,是"刘渊兴汉巩皇图&q ...
-
激荡四百年:高肇领兵在外元恪驾崩,波诡云谲元诩惊险即位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00篇 天监十一年(公元512年)正月二十五,元恪任命车骑大将军.尚书令高肇为司徒,清河王元怿(元宏第四子)为司空,广平王元怀(元宏第五子)进号骠骑大 ...
-
激荡四百年:王弥图谋石勒被反杀,慕容廆平定辽东收人心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2篇 洛阳和长安相继沦陷,晋朝在中原最大的势力只剩下苟晞.石勒既存争霸中原之心,也必须要灭了他. 永嘉五年(公元310年)九月,石勒先进攻王赞于阳夏, ...
-
激荡四百年:元修下定决心逃离洛阳,高欢恼羞成怒南下阻止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57篇 放完狠话后,中军将军王思政担心高欢恼羞成怒下愤而出兵,对元修道:"高欢之心昭然若揭,路人皆知.洛阳不是英雄用武之地,宇文泰心向皇室, ...
-
激荡四百年:司马衷含泪离开洛阳,苦守两年皇甫重一朝瓦解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2篇 李雄和刘渊公然自立,朝廷不可能不管,征讨的任务分别落在了罗尚和司马腾头上. 作为益州刺史,罗尚想要在晋朝站稳脚跟,除了击败李雄,他别无选择. 永 ...
-
激荡四百年:北周气势汹汹兵临洛阳,北齐同仇敌忾大破强敌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658篇 天嘉五年(公元564年)十月初十,宇文邕授给宇文护斧钺.十月十三,又亲自到沙苑劳军. 率军抵达潼关后,宇文护派柱国尉迟迥领十万精兵为前锋,向洛 ...
-
激荡四百年:司马颖大败,枭雄刘渊和李雄趁机开国立业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1篇 刘渊在离石完成了对匈奴的改组后,派出左於陆王刘宏率领五千精兵前往协助司马颖麾下的王粹对抗司马腾. 刘渊之所以愿意出兵,并不是对司马颖多么忠诚,而 ...
-
激荡四百年:石勒和王弥拥兵自重,刘聪两攻洛阳损兵折将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5篇 前面说到石勒在魏郡.汲郡.顿丘郡等地所向披靡,连克郡县,还从百姓中挑选了五万名强壮之士补充兵力,实力大增. 鉴于石勒优异的表现,刘渊将其封为安东 ...
-
激荡四百年:北伐中原桓温收复洛阳,不自量力姚襄兵败身死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46篇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五月,江西流民郭敞等一千多人挟持陈留内史刘仕投降了盘踞于盱眙的姚襄. 东晋朝廷十分震惊,以吏部尚书周闵为中军将军,屯中 ...
-
激荡四百年:抵达洛阳北魏就此迁都,拓跋澄于烈相助拓跋宏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38篇 吊诡的是,拓跋宏一行从平城出发后,直到抵达洛阳,天气一直在下雨,随行人员疲惫不堪,拓跋宏却心中暗喜. 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九月二十八,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