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胃腑脉论第一
相关推荐
-
经典中医基础理论图画版:胃
胃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之意. 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
-
为什么会常常觉得胃痛、胃难受?可能就是这几种原因导致的
作为现在常见的高发疾病之一,胃痛,是大家所熟知的,胃痛时,经常会感觉上腹胃脘部疼痛及压痛,既然是胃痛,那么病因绝大部分就和脾胃有关系,但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胃痛,也就是胃脘痛,是由于胃气受阻,胃络 ...
-
【中医基础】(15)什么是人体之“胃”呢?胃主受纳,受纳什么呢?水谷精微
尚仙玄净:"为人子女者不懂中医为之不孝,为人父母者不懂中医为之不慈" 大家好,感恩大家准时来到这里,跟我们一起学习中医文化.那么今天这一节,我们来学习六腑之中的胃. 胃与脾同居中焦 ...
-
《备急千金要方》肝脏脉论第一
论曰∶夫人禀天地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精气骨髓.筋脉:外有四肢九窍.皮毛爪齿.咽喉唇舌.肛门胞囊.以此总而成躯.故将息得理,则百脉安和:役用非宜,即为五劳.七伤.六极之患.有方可救,虽病无他:无法可凭 ...
-
《备急千金要方》心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心主神.神者,五脏专精之本也.为帝王监领四方,夏旺七十二日,位在南方,离宫火也.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所以任物谓之心神者,心之藏也.舌者,心之官.故心气通于舌,舌和则能审五 ...
-
《备急千金要方》脾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脾主意,脾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为谏论大夫,并四脏之所受.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意者,脾之藏也.口唇者,脾之 ...
-
《备急千金要方》肺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肺主魄,魄脏者任物之精也.为上将军使在上行,所以肺为五脏之华盖,并精出入谓之魄,魄者肺之藏也.鼻者肺之官,肺气通于鼻,鼻和则能知香臭矣.循环紫宫上出于颊,候于鼻下,回肺中荣华于发.外 ...
-
《备急千金要方》肾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肾主精.肾者,生来向导之本也.为后宫内官则为女主,所以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来谓之精.精者,肾之藏也.耳者肾之官,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能闻五音矣.肾在窍 ...
-
《备急千金要方》三焦脉论第四
(论一首) 论曰∶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而不可见,和利精气,决通水道,息气肠胃之间,不可不知也.三焦名中清 ...
-
《备急千金要方》五脏脉所属第四
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亦名人迎.) 肝部在左手关上. 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 肺部脉法赞云∶ 心肝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 ...
-
《备急千金要方》解食毒第一
(论一首 方三十九首) 论曰∶凡人跋涉山川,不谙水土,人畜饮啖,误中于毒,素不知方,多遭其毙,岂非枉横耶.然而大圣久设其法,以救活之.正为贪生乐药,忽而不学,一朝逢遇,便自甘心,竟不识其所以.今述神农 ...
-
《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第一
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