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 | 法家学说该为秦朝短命负责吗?
相关推荐
-
法家经典著作:《商君书》、《韩非子》、《慎子》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诸子百家蜂拥而起,驰骋于各诸侯之家,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以实现人生目标. 在上一篇文章中,简要概述了诸子百家的兴起原由,并对 ...
-
论法家学说的反噬现象
黄启祥. 论法家学说的反噬现象[J]. 北京社会科学, 2016,(4):113-121 HUANG Qi-xiang. On the "Self-Devouring" Pheno ...
-
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为何斗不过讲“仁义礼智信”的儒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周朝历史进入后半段,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逐个崛起的诸侯渐渐不把周天子放眼里,楚庄王甚至直接问鼎.这个时期,中国历史趋势是朝着封建化去的,昔日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注定要被淘汰. ...
-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思想史的黄金年代
原创 晟道文化资讯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这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期 天与人.阴与阳.德与刑 君子与小人.家国与天下 ...... 如今困扰我们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被反复讨论过了 了解历史,追溯 ...
-
《韩非子》经典语录27则。韩非子,是法家...
<韩非子>经典语录27则.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风格. &l ...
-
玄武门之变到底意味什么?违反封建纲常,深刻拷问儒家及法家学说!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回顾历史,唐初最为浓墨重彩的历史事件,莫过于"玄武门之变":这场残酷而血腥的政变,发生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由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 ...
-
《韩非子》: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著作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汉族.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 ...
-
1975年,在今天的湖北省孝感地区,考古队员发现了一座秦朝时期的古墓,通过考古发掘得知,墓主人是秦朝一个负责法律的官员。在他的墓中,考古队员先后清理出了1155枚竹简,上面清楚的记录了秦朝的法律法规。 在其中
导读: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有一篇出自史记<史记?陈涉世家>的文言文,讲的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为推翻暴秦的统治,揭竿而起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下旨征 ...
-
秦朝焚书坑儒有多严重,如果没有的话,那么秦朝还会是短命王朝?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开始了焚书坑儒.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这其实是两个事件,根本不是一回事,被后世史书合并在一起称为"焚书坑儒". 但如果没有焚书 ...
-
法家集大成者“商鞅”,奠定了秦朝的政治基础,却也禁锢了中国
贾谊在<过秦论>里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这里的六世,指的就是自秦孝公以下的六位国君.这六位国君,就是大家常说的"秦国六代名君",也即为秦始皇统一 ...
-
组织能力决定胜负,儒家宗族瓦解法家基层管理机构,推动秦朝灭亡
上篇文章(蓝字为链接)我们分析了儒法之争的本质,简单来说早期儒家脱胎于周礼,天然维护分封制. 到了战国时期法家为了更高效地进行战争动员开始推行郡县制,与儒家产生激烈冲突. 郡县制 为了改造旧世界,法家 ...
-
秦朝隋朝为何短命?汉朝唐朝为何长久?民国为何也短命?
头条朋友大家好!今天与大家说一个我思考多年的话题,秦朝.隋朝为何短命?汉朝.唐朝为何长久?中华民国为何也短命?文章有点长,请耐心看完,不人云亦云,精彩在后面.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还用你说,大家都知道. ...
-
秦朝与隋朝,为何都如此短命?|022
作者:邹玉杰律师 九章刑辩创始人,金亚太优秀刑事律师,亚太刑事司法研究所副所长. 秦朝与隋朝相似之处极多. 好的方面有四个: 一,都实现了大一统,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混乱时期:隋朝结束了16国南北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