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泰州往事回忆-幼儿园
相关推荐
-
评蒋军晶《四季之美》(二)
接下来,你可能想不到,蒋老师采用了很传统,但是又很扎实的方式进行了学习.是的,他分段进行了讲解,并且强调说,有的东西就是要一段一段地读. 哈哈哈,这个观点,我认可. [我的话]这个环节的设计很传统,就 ...
-
【蓦然回首】我的童年和少年 | 散文点评版 紫衣侠
如果说幼儿园也算是早期教育的话, 那么我很遗憾说, 我旷了一年幼儿园的课.不是我自己想旷课,而仅仅是为了钱.那天, 母亲在大院子的馄饨树下找到了我, 问我: "卫, 你幼儿园大班还进吗?&q ...
-
《佩蓉的妈妈经》读后感
相比尹建莉老师,我觉得蒋佩蓉的育儿经验更适合我,当然她们两个大部分的育儿观点是相同的,只是蒋佩蓉更让我懂得养育孩子的界限在哪里,而不是什么事情都顺着孩子.特别是让我懂得了夫妻关系的重要性,养育好孩子的 ...
-
蒋小龙 || 吉安渼陂游览记
吉安渼陂游览记 作者:蒋小龙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每当听到这首红色歌曲,我就对电影<闪闪的红星> ...
-
那些抱着功利心做亲子阅读的妈妈,歇歇吧~
最初带儿子做绘本阅读,的确是出于功利目的. 那时我记得我看的是尹建莉的<好妈妈就是好老师>,说是她的女儿就是因为看了很多课外书,所以很小就毫不费力地识了很多字,而且长大后对语文.包括其他科 ...
-
写作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的成长之路(10)
写作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的成长之路(10)
-
老泰州往事回忆-寒冷的冬天
现在的冬天不那么冷了,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还要搞个什么公约,好让温室气体不要排那么多,小时候的冬天,可真是冷啊! 泰州不南不北,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理论上还算南方.南方的冷跟北方的冷不一样.南方是湿冷, ...
-
老泰州往事回忆-茶水炉子
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没见过茶水炉子. 小时候,家里都是烧炭炉子,烧煤饼,煤饼是定量供应的,家家有个煤本子,每个月去买煤,本子上盖上戳,可以少买,不能多买.因为煤比较珍贵,所以很多人都不在家里烧热水,而是到 ...
-
老泰州往事回忆-四类分子印象
四类分子,就是地富反坏四种人,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后来又加了一个右派,称为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但我们还是习惯称之为四类分子. 每天早晨,如果醒的早,往往会听到窗外传来刷刷刷的扫地声,经验告诉我这个 ...
-
老泰州往事回忆-稻河路头巷
近日微恙,卧在床上,难免会胡思乱想. 印象中第一次住院是在四五岁的时候,刚刚记事,得的是伤寒,这个伤寒究竟是个啥病,我现在也没闹明白,据说挺凶险的,于是只好住院. 小时候对住院有某种强烈的好奇,以后甚 ...
-
老泰州往事回忆-男女生不说话
一上中学,就会有几个明显的变化. 一是书包从斜挎变成直挂,挂于左肩或右肩.似乎是一种宣言:我长大了! 二是不叫老师,改叫先生了.中学老师,不论男女,一律称为先生.我太太来泰,对此颇为赞赏,认为我们泰州 ...
-
老泰州往事回忆-烧饼
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烧饼,上大学时,才知道,未必各地都有泰州那样好吃的烧饼. 泰州烧饼,叫做草炉烧饼,烧饼店里都砌着一个高高大大的"壁炉",不像西方人家的壁炉,那个太矮了,做烧饼的炉子 ...
-
老泰州往事回忆-癞小
朗妙好:我和任小弟在同一年出生,都住在老泰州古楼路与邑庙街的交叉口,两家挨得很近,他家的地身处就是现在的新会宾楼酒店,我家的地身处就是现在的重庆足浴店,我们是一起长大的发小,一起上的幼儿园.小学,后来 ...
-
老泰州往事回忆-石板路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吃饱喝足以后,要出去旅游. 如果去江南小镇旅游,我想大家一定对小镇的石板路有很深的印象.在我的家乡,多的是这样的石板路--当然是小时候. 我家往东的邑庙街,就铺着这样一条石板路 ...
-
老泰州往事回忆-衣着四则
一,金光闪闪的毛线衣 小时候,我有一件金光闪闪的毛线衣. 我们就是这么称呼这件毛线衣的.虽然比较繁琐,但就是这么叫的,比如问弟弟:你有没有看到我那件金光闪闪的毛线衣? 那件毛线衣是紫色的,最早是姐姐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