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准备阶段,刘伯承却请示调离陈毅,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相关推荐
-
淮海战役前,陈毅为何被调去中野?是被迫让位,还是另有原因?
共产党民心所向,国民党败相已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纷纷庆祝这得之不易的胜利,期盼着国共和谈,不再发生战争.蒋介石三次向共产党发电,邀请毛主席到重庆商讨"和平建国&quo ...
-
粟裕代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职务,最早由谁传达?
粟裕代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职务,最早由谁传达? 张雄文 1948年4月,因粟裕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三次斗胆直陈,力谏暂不渡江,而是留在中原,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改变中原战局.毛泽东令其到河北阜平中共 ...
-
粟裕是武将,却也死谏,主席决心已定,仍三次发电进谏
作者:苏区放牛娃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周副主席.任.彭和贺等出席的陕北杨家沟会议上,主席决定,抽出一部分主力渡长江南下,迫使蒋氏的部分中原主力回援.这是和千里跃进大别山思路一脉相承的第二个 ...
-
新四军历任首长——陈毅军长(23)
1948年12月18日,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1948年1月初,陈毅到达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向党中央汇报工作.4月1日,陈毅回到已在黄河北岸的华东野战军司令 ...
-
粟裕剑指黄百韬重兵,陈毅赞叹:粟裕同志浑身是胆
作者:苏区放牛娃 龙王店区寿年主力基本解决后,粟裕马上盯住了"围而不攻"多时的整编72师,命令1纵转兵铁佛寺,准备将其攻歼. 整编72师是粟裕和华野的手下败将,早在一年前的山东泰( ...
-
淮海战役,粟裕建议由陈、邓统一指挥,为何唯独没提刘伯承?
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第一支武装力量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大兵团战役的胜利,正是这场震惊中外的世纪之战,彻底决定了蒋家王朝的失败命运,也是这一战迎来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提早诞生. 这场令世界瞩目具有决 ...
-
陈毅调离华野,主席为粟裕授权,成为事实上“一把手”
作者:苏区放牛娃 粟裕曾经多次向主席建议,要采取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1948年4月18日,他再次建议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歼灭战.主席主张渡江南下,而粟裕详细列出了五个不宜南进的理由,建议道:" ...
-
七月分兵期间粟裕兼豫皖苏军区司令员由来及华野建制情况
一九四七年八月初,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西线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华东野战军陈毅司令员率野直机关随行,最终,西线兵团落脚于豫皖苏地区. 分兵之初,中央军委周恩来副主席曾有重新划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建 ...
-
“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敢于担当的陈老总
1947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关键的战略转折阶段.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进行了"七月分兵",于内外线扯散敌人,创造战机,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然而因敌情严重.组 ...
-
1948年粟裕避开刘伯承,推荐陈毅、邓政委指挥淮海战役?
1948年粟裕避开刘伯承,为何推荐陈毅.邓政委指挥淮海战役 ? 网名:文史评鉴的网民在头条上发视频<1948年粟裕避开刘伯承,为何推荐陈毅.邓政委指挥淮海战役>.文史要尊重文史,不可信口开 ...
-
淮海战役一阶段指挥权及决策背景探讨
自1948年9月24日,粟裕提出淮海战役建议,次日主席确定首阶段目标为黄百韬军团后,华野.中野及华东.中原局全力筹备,并在11月22日歼灭黄百韬兵团,取得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伟大胜利. 关于淮海战役一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