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SCI浪费现象,你怎么样看?
临近评职称,或者毕业的时候,其他资料都准备好了,却发现还缺一篇SCI,可是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自己也没有发表SCI的捷径,也没有课题组可以挂名,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这种现象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应该是比较常见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罕见一种现象,有些能人很会写论文,特别是不用做实验发文套路:像GEO数据挖掘,TCGA数据挖掘,Oncomine数据挖掘,SEER数据挖掘,一年随便搞都搞出十几二十篇这种纯数据挖掘的文章。但是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他们不需要评职称,也不需要毕业,更没有任何奖励,更不会拿去卖钱,为什么还会有动力写这些文章呢?
但是为了锻炼自己论文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他们依然坚持写,坚持做分析,写完了,检查完文章,觉得自己满意就一直放在电脑里面,既没有拿去卖,也没有挂名发表。看到这里,可能就会很多人会问:这种人是不是有病?既然自己不需要文章,为什么坚持写?是不是闲着没有事情干?自己不用,可以给别人用呀,还可以大赚一笔。关于这样的问题,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存在这样的人。
但是我有问过这样的朋友:你写这些论文不是浪费时间吗?你又不发表,写着有什么用。你完全可以卖给一些临床医生或者高校老师,这样既可以有钱收又可以挂上自己的名字,展现自己的学术能力。这位朋友这样回答:“做学术不一定需要发表论文,很多时候发表论文都是为了地位和金钱,自己辛辛苦苦写的东西是不可能挂上别人的名字,挂上了就完全违背自己搞学术的初衷,更对不住学术两个字”。
上面就是比较罕见的SCI论文浪费想象,有能力的人写出来,却不发表。而有些人为地位和金钱,自己没有能力写论文,却去买论文挂名,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做meta分析,不做生信数据挖掘,利用这个数据库就可以发一大堆SCI
►GEO数据挖掘的深度不够,有没有提高GEO数据挖掘的深度的方法呢?
► 免费课程再次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