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中国玉,温润八千年/贾巧锋
相关推荐
-
聞锺記郵 |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聞锺記郵(2402)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还记得有一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中,有几句歌词至今难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好看的石头有人喜欢,但石头中真的有好看的,就像玉石.&l ...
-
中国玉器几时从石器中分化出来?
兽面纹玉牌 红山文化 玉玦 兴隆洼文化 费孝通曾经说过:"玉器应该是属于石器的一部分,不过它是美的石头."在玉器出现之前,必然存在一个玉石分化和玉被认定的长期过程.近年考古界研究表 ...
-
小南山遗址|“玉”破天惊,东亚文明的曙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向阳 在今年评选出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双鸭山市饶河县小南山遗址榜上有名. 小南山遗址不仅发现了迄今北部中国最早的陶器,还发现 ...
-
史前文明惊现人间,五千年前经历了什么?高度文明为何会消失?
从上空放眼望去,这座史前文明古墓犹如一尊卧佛般惊现人间,这个看上去格格不入的遗址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它似乎在向我们指证地球曾经的文明程度有多么辉煌!考古学家们在这里挖了足足30年,也不过挖出了这座遗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玉佛缘/张天林
与佛结缘还是十年前的事,说起来有些奇淡,对于我来说更是机缘巧合. 那是2006年,是我从县粮食局下派到基层粮管所工作的第六个年头,这一年也是我人生的低谷.当时,有一个奇怪的想法:我为什么要从局机关下到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玉润晶莹南阳缘/王继伟
俗话说得好,南阳有三宝:独玉.烙画.出师表. 儿时读书,便与南阳结下不解之缘. 我认识南阳,应该是从传诵至今的和氏璧故事开始的. 传说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上砍柴,偶然发现一只美丽的凤凰栖在一块青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春满思源/刘景常
美丽的思源,花事正浓,行政楼后面樱花大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大朵大朵白色的樱花早已挂满了枝头.就连前一阵子长出绿油油小叶片的海棠也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一片灿烂.学校医务室西侧金黄色的麻叶绣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路上,爱在杭瑞线之间/董金官
那年初夏,没有太多行囊,只有一个黑色的单警装备包.里面装载着我的十七年寒窗,父母佝偻的背影,还有往后那一身藏青色戎装的责任.我记不清自己是如何把它从那辆大巴车的储物仓,挪到警校培训学员的宿舍,只记得自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道口街的老澡堂/马双喜
豫北名镇道口镇,在历史上曾被冠于"小天津"之称的美誉.这是因为晚清光绪年间,道清(道口至清化)铁路.卫河水路和土路(道口至濮阳.清丰.长垣.内黄等地)相交于此,因此道口成为豫北重要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荆条/梁丽平
牡荆,是书本上的学名,在民间叫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其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成串,生于当年生枝条末端,淡紫色,花期6至7月,荆花最亦酿花蜜,在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荒坡山地阳坡之上,常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飘雪的日子/李增强
印象中的青龙湖,冬季有一种颜色始终让人向往如初.亦如三月的垂柳永远钟情于和煦的春风. 青龙湖是个人工湖,偏安于小城的西北部.原先是一座废弃的砖瓦窑厂,后来蓄水成就了今天的青龙湖.如今,这里遍植绿树红花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杏祭/郭建荣
时下正是杏子黄熟时节,看着满树橙黄的杏子,在绿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剔透,忍不住流口水的记忆,又静静的漫步在脑海里. 小时候最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杏子熟了,它是冬去春来,山里孩子迎来的第一种水果,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