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农村挖河修水库的场面,那一代农民为祖国贡献太多了
相关推荐
-
母亲节专辑|沈正武:母亲,执著的农民
沉重,是她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命运,生活的艰难,好象她们血液中被浸入了一份苍凉的责任,又有一丝不堪重负的潜然,承载着无以释去的重托,践行在前所未有和未来不遇并气壮山河的夯歌中. 母亲,执著的农民 文|沈正 ...
-
大集体义务工多,不知底细莫瞎说
近日网上讨论大集体时义务工,有人说"社员没有义务工." 我认为是不对的. 大协作劳动场景 因为: 大集体是人民公社化时代.人民公社的显著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平二调.集体所 ...
-
知青岁月故乡情
知青岁月故乡情 作 者:李 瑞 安 图 片:作者提供 一 不会忘记 ---纪念下乡插队28周年 记得 哪几条河 是我和大伙儿一块儿挖的: 记得 哪几块地 是大伙儿和我一道平的 : ...
-
吕小平:河 风 凛 冽
河 风 凛 冽 文/吕小平 (一) 1970年代中期,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当时还是人民公社,号召"农业学大寨".我们生产队在农忙季节,除了要 ...
-
鲁北往事:上河工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对"上河工"这件事不会有什么印象,对"河工"一词也会感到陌生.河工,是整治河道等工程的总称,是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
华县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谨以此篇,献给为桥峪水库修建作出巨大贡献的坚强的华县人民! 桥峪水库,位于华县大明镇,地处秦岭北麓桥峪口,距华县20公里,离西安市130公里,最大库容85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41万立方米,是以灌溉农 ...
-
【阅读悦读丨纪实】邹开歧《话说三台——天府神工鲁班湖》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邹开歧 [作者简介]邹开歧,一级编剧,从一九五七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至今,现任三台县作家协会主席. (三台县鲁班水库主体大坝) [本文由 ...
-
【回顾历史】回忆60年代农村的公社‘三干大会’
标签:回忆过去分类:人生随笔 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我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三级干部大会记忆犹新. 那时候,公社每年要开几次三级干部大会,参加会议人员为公社全体干部包括半脱产干部.各大队定额干部.生产 ...
-
六十年代农村挖河场面老照片_工地 和另外 1 个页面 - 个人
六十年代农村挖河场面老照片 2021-07-20 10:29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以生产队为单位,社员抓工分,一天三晌,队长按点敲钟,社员们参加集体劳动.每年的秋收小麦播种后,乡里都要兴修水利设施 ...
-
60年代农村老照片,图3是结婚的“三大件”,图6小朋友穿上新衣服
各位老铁,为防被删号 请关注备用号"老照片纪实" 老照片纪实 一张老照片,一个忘不掉的故事,一份珍贵回忆,一个时代的烙印. 公众号 60年代的中国农村,比起之前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有 ...
-
70年代农村收割稻谷和麦子的场景,还有多少人记得,太珍贵了!
70年代农村收割稻谷和麦子的场景,还有多少人记得,太珍贵了!
-
曾被清政府挖祖坟荡平,重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洪秀全故居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及其领导人洪秀全的评价,史学界历来褒贬不一,其实洪秀全如同历史上大多数农民起义者一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善于鼓动人心,精于政治斗争,但凶残暴虐,目光短浅,一旦夺权后往往变本加厉,出尔反 ...
-
时光倒流60年,精选60年代名家农村题材年画
1960年出版,何艳荣作品,托儿所里好宝宝健又壮. 1962年出版,郑鹏作品,喂鸡. 1962年出版,葛文山作品,红状元进北京. 1963年出版,刘文西,吴性清二位名家联袂作品,逗娃娃.白胡子老人好开 ...
-
北京修水库时发现五阿哥永琪墓,墓室挖开后,百年传言终被证实
永琪字筠亭,因为是乾隆17个儿子里排第五,人称"五阿哥".乾隆的妃子那么多,永琪的生母愉贵妃不是得宠的那一位,她27岁才生的永琪,而且乾隆只给了她这一个孩子.永琪在这种条件下没有被 ...
-
上个世纪60年代,甘肃河床塌陷出“无底洞”,挖出14颗佛祖舍利
考古对于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有着极大的帮助.但有的时候,人们在地底下发现的,不一定是古墓,也有可能是别的东西.比如说佛祖舍利.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甘肃一个小村庄的村民,在河滩上劳动作业时,就意外的挖出 ...
-
修水库却挖出宋墓,进入墓室却被壁画给惊呆,专家:将整个墓搬走
一般情况下我们国家的考古队在清理完一座墓葬之后,就会将这里给保护起来,至少当作是一个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古墓不在了,但是毕竟这座墓葬的历史文化还在,咱们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给它铲平,除非遇到什么特殊情况,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