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平:​河 风 凛 冽

(0)

相关推荐

  • 家(四)/ 文 : 林承金

    家 林承金  (四) 1957年,我来到附近乡镇--河凤桥乡上小学五年级. 河凤桥中心完小离我家十来里路,路很不好走,不仅有湿滑逼仄的田埂,崎岖山路,更可怕的是那条灌河,这淮河的支流,从我们县城西北婉 ...

  • 六七十年代,从事竹编的生产队社员。那时,...

    六七十年代,从事竹编的生产队社员.那时,很多人民公社和生产队都搞工副业,收入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社员个人也从中分红.

  • 我参加了一次人工挑河,当年20岁。198...

    我参加了一次人工挑河,当年20岁. 1980年冬季,海安北凌河东段工程整治,当时参加挑河的人很苦,由于离黄海不远,水是咸的,用水也非常紧张困难,吃住就在野外工地上.当时每人每天一斤二两大米,胡萝卜作为 ...

  • 往事如烟之九——​一年一顿大锅饭

    刘国儒,毕业于昭乌达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在宁城天义中学教书十年,后改行从警二十八年.工作近四十年,不慕名利,追求自由,轻松快乐是生活主旋律. 一年一顿大锅饭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十月末, ...

  • 上河工的记忆

    上河工的记忆 在1970年前后的三十多年,每到冬春季上级总向乡村安排些兴修水利.清淤挖河的工程任务.中学毕业我告别了校园回乡务农,正值青年时期我有幸的多次被抽派去出夫上河工.那年月称上河工为民兵或出伕 ...

  • 【金小说】鲁玉琦 | 四清桥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鲁玉琦,垣曲人与共和国同岁.垣曲作协会员,部分作品刊登在<运城日报><运城晚报& ...

  • 鲁北往事:上河工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对"上河工"这件事不会有什么印象,对"河工"一词也会感到陌生.河工,是整治河道等工程的总称,是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 【灵璧记忆】那一年扒新汴河,出动了23万多治水大军

    兴修水利的一座丰碑      战天斗地的一曲凯歌 -- 纪念新汴河开挖竣工五十周年 文/同龄人 1950年6月底7月初,淮河流域连降暴雨,受灾人口990余万,水淹死亡人口489人.毛泽东主席翻阅< ...

  • (关于人与狗的故事)姑姑的陪嫁(短篇小说(原创版) )(毓新)

    2020-11-23 01:49:31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20年9期 毓新 七十多岁的姑姑,早已头发灰白,脸面皱纹,可腿脚灵便,思维敏捷,谈笑之间,仍能看出昔日的美丽.是啊,姑姑曾是村里最漂亮的 ...

  • 你经历过或者听老人讲过生产队的故事吗?(甲说)

    我是一名生产队社员,经历过长期集体劳动,参加过修塘埧,改田扩地,也参加过万人工地修水库的义务工,缴过公粮,卖过余粮是名地道的农民,我想对于生产队的真实故事是有发言权的.网传人民公社就是吃大锅饭,饿肚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