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从容淡定过一生》:过往不恋,未来不负,佛系修行书
相关推荐
-
63年的人生,从李叔同到弘一,他所经历的...
63年的人生,从李叔同到弘一,他所经历的人生剧变与角色转换目不暇接,就像一幕幕情节曲折的连续剧. 弘一法师的友人夏丏尊说:"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 ...
-
1918年,“才华横溢”的李叔同,舍弃貌美如花的妻子,剃度出家做了和尚,其学生丰子恺一语道破真相!
2020年,日本一位享年102岁的老太太去世.当她的家人整理出她的遗物时,他们发现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幅珍贵的画.而当这个女人的身世浮出水面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1942年深秋 ...
-
刘晓林:李叔同对话弘一法师(14)
李叔同对话弘一法师(14) 刘晓林 李叔同:哦!您的书法给世人的印象一贯平和,不激不励. 弘一法师:你若仔细看,还是有不少区别的.早岁书作结体稍扁,锐气外露:中年以后的书作转为方正,严谨收敛:暮时书作 ...
-
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为什么被誉为逸品?收藏此文鉴别“丑书”
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为什么被誉为逸品?收藏此文提高认知区别"丑书",很有必要! 弘一法师的作品一直为外行人员所争议,一度认为是弘一法乱了书协会的品味.但却是内行书协争相学习却怎么也学 ...
-
刘晓林:李叔同对话弘一法师(12)
李叔同对话弘一法师(12) 刘晓林 弘一法师:这些都微不足道!在编著佛典时提升了自我,使我的灵魂得到升华.我很欣慰,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最初,我读义净大师译的有部律,律学思想多宗有部.后来继续披览道 ...
-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福骈集。”#李叔同 #弘一法师 #人生哲理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福骈集。”#李叔同 #弘一法师 #人生哲理
-
弘一法师坐在寺庙里,突然想起他愧对过的3个女人,感觉自己快不行了,让弟子在棺材四边,放上4个小碗,写...
1942年深夜,"弘一法师"独自坐在寺庙里,想起他愧对过的3个女人,感觉自己快不行了,让弟子在棺材四边,放上4个小碗,随后写下"悲欣交集"4个字后,就去世了. ...
-
《李叔同说佛》【人文】:读千卷书之第131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李叔同说佛>[人文]:读千卷书之第131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第二本佛教和生命方面的著作:<李叔同说佛>.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李叔同的佛,是红 ...
-
弘一法师(李叔同)为何出家?他的一生,活了别人好几辈子
李叔同是个奇才.全才.就连高傲如张爱玲都说"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外面,我是如此谦卑" 李叔同是个全才,从乐律(他是中国把五线谱引进的第一人).乐器(他的钢琴很好)到诗歌到话剧(自 ...
-
过往不恋当下不负
也许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动声色的成年人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过去.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能把现在过好的人,一定都有释怀过去的能力. 不管过去如何,都已经过去.一味咀嚼曾经的苦, 只会让眼前的日子也尝不到甜.过 ...
-
弘一法师:这几句话,道尽世人一生苦恼
古人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天下的所有人,其实都是为了利益而争来争去,落入到了欲望的陷阱当中,甚至部分贪念者一辈子都走不出欲望的牢笼. 对于我们这尘世 ...
-
弘一法师: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送别>是李叔同在1914年创作,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李叔同的大名,但是这首歌却大都听过,唱过.李叔同出生于1880年,家里经营盐业和钱庄,是天津巨富.他的前半 ...
-
详细探讨弘一法师一生中三个重要时间点的篆刻成就
弘一法师(李叔同)集书画.篆刻.诗词.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 ...
-
图片看弘一法师一生书法风格的演变。弘一法...
图片看弘一法师一生书法风格的演变. 弘一法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 ...
-
弘一法师:这3个放不下的执念,将会是人一生的“地狱”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曾写过这四个字,悲欣交集. 这四个字流传到了今天,也一直让人津津乐道.后世的人一直在用一辈子的感悟中,体会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 何为"悲"?便是人这一辈子,终究是 ...
-
弘一法师李叔同: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摘要]若是要摆脱其中的痛苦,就要学着放下,放下执着,学会超脱,放下小爱,学会大爱.而唯有这样,人生才得从容.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 ...
-
典史看人: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看国难之际一个浪荡富家子的表现
李叔同填词的<送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不知哪个有才人,把第一句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