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脉诊 丨 尺寸都没有脉象,也可以不用担心!

(0)

相关推荐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九四)临证谈保和丸

    清代的孙一奎在<孙文垣医案>里有这么一则医案:吴九宜先生,每早晨腹痛泄泻半年,粪色青,腹膨脝,人皆认为脾肾泄也.为灸关元三十壮,服补脾肾之药皆不效. 自亦知医,谓其尺寸俱无脉,惟两关沉滑, ...

  • 看图学脉诊,为什么老是觉得脉象无区别

    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双手六部脉象都一样,没有区别.如果总是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说明这个脉诊总体来说是失败了. 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的脉象,寸关尺三部以及浮中沉三部都是有区别的,要么是形态上有区别,要么是力 ...

  • 看图学脉诊,基础篇,脉象的掩盖现象

    我们讲脉诊的应用,是因为脉诊在传统中医的临床上可以为判定病证提供相当多的帮助. 但是,即使你脉诊如此熟练.精准度如此高,也绝不可以放弃问诊.望诊.和腹诊,而仅仅凭脉诊来诊病. 为什么呢? 有的时候脉诊 ...

  • 学脉诊 丨 你知道古代名医摸脉有多厉害吗?七绝脉,既知生亦知死!

    导读:摸脉是一个极其用心感悟的实践体会,绝不仅仅是脉理知识的堆砌.要不然中医院校的学生都是脉诊高手了,可惜他们基本什么也摸不出来.摸脉是中医的标配,因此许多人就是在装蒜.当然也有不少人有真功夫的,比较 ...

  • 学脉诊 丨 摸脉识别临床常见的25种病!

    导读:本篇罗列了作者关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甲状腺疾病.颈椎腰椎病等临床常见疾病脉象特点的一些见解. 如何通过脉象诊查疾病 当今是以西医学为主导的时代,而中西医学理论有着巨大的区别.在 ...

  • 学脉诊 丨 “六指擒龙”脉法用治脾胃病!

    没有熟练掌握脉法的中医,临床常有诊一手忘一手,诊一脉忘一脉的苦恼.文章提出双手六指同时诊察两侧寸关尺,浮取应腑,沉取应脏,可供学脉者参考. "六指擒龙"脉法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 脉 ...

  • 看图学脉诊,基础篇,如何上下对比分析脉象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脉象的力度在上下对比.左右脉对比.浮沉对比时,会有出现差别比较大的情况.这种对比的差异,有些是十分的具有临床意义的. 掌握这些差异的对于我们辩证处方很有帮助. 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分 ...

  • 几分钟诊断出胆囊炎,学脉诊就是这么快

    几分钟诊断出胆囊炎,学脉诊就是这么快

  • 二十八种动态脉诊图来了,学脉诊不可错过!

    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命门. 从这个角度入手比沉浮滑容易多了 号脉中左手寸脉能摸到,代表心脉正常: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 ...

  • 教你如何简单快速学脉诊

    教你如何简单快速学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