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小知识》减少
相关推荐
-
养生三境,你在哪一境?
养生之论,早已有之.得法与否,关乎命之长短. 黄帝曾与岐伯就养生问题展开过讨论. 黄帝对话岐伯:何谓养生? 黄帝问: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 ...
-
人生三境界:淡定 从容 舍得
有一种境界叫淡定 有一种力量叫从容 有一种智慧叫舍得生活是一场任凭我们如何努力,都不会停下的旅程,其实,我们无需强求什么,更没有必要怨天尤人.也许坐车跑得快些,却可能没有你走得充实: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 ...
-
道教小知识丨全真道土为什么要冠巾
冠巾是出家道士正式成为道士的仪式.冠巾又称"小受戒",凡出家者,度师必亲为诵经礼忏.如自悟大乘,未请科事,不妨道友代诵经礼忏.先令罪过消除,方可穿戴太上巾袍.次奏疏文,上达三官大帝 ...
-
《道教小知识》什么是“小周天、大周天”?
作者:李信军道长 "周天"指意念导引精气沿经络循环绕行,称之为"周天"功法."大和小",小周天功法指意念导引精气打通任督二脉,称为" ...
-
《道教小知识》什么是“无极”
<道德经二十八章>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意为圣人深知明亮,却安守于暗昧,并以此作为天下的楷模和法式,这样永恒常存的 ...
-
《道教小知识》——什么是礼斗
礼斗,俗称拜斗.是向上界斗真设醮供养,以求延生赐福,消灾解厄. 一般是以礼拜北斗七元星君为主.昔太上老君悯念众生多有灾厄苦恼,于汉朝永寿元年正月初七日,下降鹤鸣山传授张天师礼斗解厄延生之法.法 ...
-
《道教小知识》求一
"一"是道的化身,是宇宙变化的源头,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所以从我们的感受来说,它似有似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这就是 ...
-
《道教小知识》修身之本
个人的修身.养生与治理国家都遵循着同一个原则,人.天地.万事万物.社会关系也都受着共同规则的支配.这一规则就是"道".静态地说,"道"是世界的本体: ...
-
《道教小知识》形神
"有"凭借"无"存在,有形的东西依据精神而成立."有",是"无"的宫室:有形之物是精神的住宅.所以用堤防来比喻,堤防一旦 ...
-
《道教小知识》天地无为
无为是道家价值观的核心观念,它与天地人统一于"道"的世界观是完全一致的.事物的产生.发展.灭亡遵循着自己固有的规则,根本不用外力的介入和干预能够运行的很好.因此,应该尊重自然本性, ...
-
《道教小知识》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
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