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11
相关推荐
-
经方:茯苓泽泻汤(口渴、呕吐)
茯苓泽泻汤 [原文]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出自] <外台> [金匮] 1. ...
-
17.人紀金匱-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接着下来我们来看呕吐,哕,下利病脉症治第十七.呕家我们开始分呕啊,吐啊,哕啊,下利啊,诸如此类. l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l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
-
乌头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1)---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乌头汤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这是最重了,病历节不可屈伸,历节就是周身关节全疼,尤其四肢而不得屈伸,疼痛得厉害,疼痛以至于不得屈伸啊,所以拘挛痛. 乌头汤主之,这个乌头汤啊,治痹痛是最重 ...
-
《古今录验》-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2)---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古今录验>是个书名,在这个书里头有续命汤,宋朝林亿他们把这个汤附在这个地方了. 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那么在这个书里头有个续命汤,还 ...
-
《千金》三黄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3)-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11.3<千金>三黄汤 <千金>三黄汤,<千金>里有一种方剂,叫三黄汤.也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主要的还是关节疼,百节疼痛嘛,就 ...
-
朮附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4)---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11.4 朮附汤 它治什么呢,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这说得驴唇不对马嘴了,那么这个方子是治关节疼,没有表证.咱们在<伤寒论>里讲的是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不得屈伸 ...
-
崔氏八味丸-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5)---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11.5崔氏八味丸 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这个崔氏八味丸,这个药本来是在仲景书里头,可能这个方子最原始的是崔氏的家传的方子,所以叫崔氏八味丸.这个方子呢,大概也在<近效方>里 ...
-
越婢加朮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6)---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千金方>越婢加朮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这个方子,在<千金方>里,越婢加朮汤,本来不治这个.在<千金方>里,把它列到这了,所 ...
-
11.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金匮要略|第十一集
发烧,他口渴,我马上桂枝汤给他,不需要,哦.有阳症的时候,我们开点滋阴的药,比如说,麦门冬哦,哦,一些党参哦,比较清味的药,去把津液补一下.哦,这是一个治病的一个原则.选用的这个药物的内容呢,诸位不要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11)
第二章.少阴病 第一节无方证条文 伤寒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注]:脉「微」,是复脉,是既细又虚,不是281条的脉「微」细(实际是脉浮细),亡津液 ...
-
周末分享: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11)血痺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上)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11) 血痺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上) 王东海 [原文]问曰:血痺病从何而得之? 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