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婢加朮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6)---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相关推荐
-
小儿咳嗽(小儿肺炎),全程经方。
翟,男,5岁,初诊于2018年10月24日 当时见证:咳嗽有痰,舌苔水润,伴有发热,最高38.5.无汗口渴,流清涕,大便头干后稀粘,小便不黄,双肺固定湿锣音. 辨证:发热有表证,咳嗽有痰饮,口渴化热之 ...
-
从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的鉴别说起
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典型从有汗无汗鉴别,不典型从体质鉴别. 桂枝加葛根汤证是桂枝汤体质有了些阳明倾向,葛根汤证是麻黄汤体质有了些阳明倾向. (麻黄汤汗后不解体质正气津液降一格的可考虑用葛根汤.) 太阳 ...
-
越婢加朮汤—胡希恕医案
于某,男,40岁,病历号007246. 1963年12月26日初诊:皮肤起痒疹,两腿较甚,腿与脚已肿,小溲微浊,泡沫多,舌净,脉数. 麻黄二钱,生姜二钱,大枣三枚,生石膏一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苍 ...
-
越婢加半夏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7.1)
17.2 越婢加半夏汤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这人咳得厉害,感觉整个肺部都胀满,其人喘,这也是外邪内饮的一种病,这个是热挟水气壅逆于上 ...
-
古人对中风的看法有误-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9)---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风篇)
中风指得是脑血管疾病,古人认为是风造成,所以叫中风,我们可以说这是古人的一种错误看法.拿着现在这个病就是脑血管意外,无论是脑血管出血啊.或者脑血栓形成啊,我们要治疗啊,都应该通经.祛瘀的法子,你要当风 ...
-
朮附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4)---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11.4 朮附汤 它治什么呢,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这说得驴唇不对马嘴了,那么这个方子是治关节疼,没有表证.咱们在<伤寒论>里讲的是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不得屈伸 ...
-
桂枝芍药知母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0.2)---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1)
吴湖帆 春江渔隐(局部) 10.2桂枝芍药知母汤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wāngléi),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诸肢节疼痛,历节嘛,所有的肢节,即四肢关节,全都疼痛.身体 ...
-
《千金》三黄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3)-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11.3<千金>三黄汤 <千金>三黄汤,<千金>里有一种方剂,叫三黄汤.也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主要的还是关节疼,百节疼痛嘛,就 ...
-
风湿关节痛的病因-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0.1)---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1)
吴湖帆 春江渔隐(局部)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那么古人认为这个历节啊,历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多发性的一种关节痛,身上关节 ...
-
乌头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1)---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乌头汤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这是最重了,病历节不可屈伸,历节就是周身关节全疼,尤其四肢而不得屈伸,疼痛得厉害,疼痛以至于不得屈伸啊,所以拘挛痛. 乌头汤主之,这个乌头汤啊,治痹痛是最重 ...
-
《古今录验》-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2)---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古今录验>是个书名,在这个书里头有续命汤,宋朝林亿他们把这个汤附在这个地方了. 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那么在这个书里头有个续命汤,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