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见性的奇妙,注意不可执着

今言其已明心者,初见之时,心身空寂,了无一物,山河大地,人我众生,皆成一片,如在大圆镜中。虽不起分别念虑,而于见闻觉知,了了分明,如飞鸟行空,清风疏竹,了无挂碍。心明境寂,如万里晴空,身轻愉快,如春风吹絮。

【白话参考】现在要说的是,已经发明心地的人,在明心见性之初,感觉身心空寂,了无一物;山河、大地、人、我、众生,都成为一体,犹如同在大圆镜里一起映现。心里虽然不起分别的念头思虑,但是对于见、闻、觉、知,却了了分明,犹如鸟儿飞行在空中,清风穿过稀疏的竹林,没有一点牵挂妨碍。心中明了而境界空寂,就像万里晴空一般;而身体轻松愉快,又像春风吹拂柳絮。

此时须保任(保任者,保护任运自在之意)。有者,即于山边林下,涵养腾腾。或有掩室入关,杜绝外缘。凡此皆为顺缘之道,尚易著力。若处尘世中,行平常事,于热闹场中,灯红酒绿处,著力保任,事实为难。稍有不慎,反为境牵。一回放将去,再转殊不易。

【白话参考】这时必须保任好自己的境界(所谓保任,就是保护而运用自在)。有的人,就在山边林下,涵养升腾。或者有人开始闭关,杜绝外缘。凡是这类情况,都是随顺善缘而径直行道,还是容易着手的。如果你身处尘世,过着平常人的生活,尤其是在热闹应酬的场所中,灯红酒绿的地方,要努力保护任用,那就实在不容易了。稍有不慎,就会反被热闹的境界所牵引。一旦放任自己回到未悟之前的境界,想要转身再悟就太难了。

然道力坚固,智慧极顶者,觌面相逢,随时认得。虽然,到得此时,直须如丧考妣,潜符密行,只许自行将养,缄默自修,久而久之,忽焉有一日,或一时,此境放去,心身顿寂,兀尔若忘,人我天地,皆已抛向那边,更无一法存在。如冰消于水,踪迹全无。所谓“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空”。

【白话参考】但是有些修行力量坚强、智慧极高的人,一旦经历过开悟的境界,之后随时都能认得,不会轻易丢失。虽说如此,真到了这个时候,必须像死了父母那样收心内敛,秘密修行,暗中相应,只能自己默默涵养,默默自修;久而久之,忽然有一天,或者有一刻,开悟时的那些境界也放下了,心身顿时寂静,静静地好像忘记了一切,人我天地,都已抛到那边,也没有任何别的存在。好像冰溶于水,全无踪迹。正所谓是:“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空”。

此时住定,或经短时,或经数日,乃至更久。忽复觉来,如雨过天青,昔之扰扰者,皆如昨梦,此心此身,语默动静,皆如在梦中镜里。“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但初则于不知不觉间,偶然碰到,自己无能作主。偶或一次,或时常碰到,皆是幸值。譬如瞎猫撞着死老鼠,一点无自力可用处。

【白话参考】这时定在寂静中,或者经过一会,或者经过几天,甚至更久。忽然醒来,好像雨过天青,过去的一切扰扰攘攘,都像一场梦一样;此心此身,语默动静,都像在梦中、在镜里。正如古人说的:“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但是,这种境界最初是在不知不觉间,偶然碰到的,自己并不能作主控制。或者偶有一次,或者时常碰到,都是靠运气。譬如“”瞎猫撞着死老鼠”,自己丝毫也控制不了。

久久工深,捉住关捩子,随时随地,要抛向那边,即离此界。要翻身入此,即出彼中。到此可见来去空有之实义,佛法现前矣。

【白话参考】久久工深,捉住了关键,随时随地,要抛向那边,就能离开这里的境界,要翻身进入这里的境界,就能从那边出来。到此,可以明白来、去、空、有之真实意义,佛法终于展现在面前了。

虽然,犹未也,直待脉解心开,六般神用,无不自在。凡悟性之人,自解作活计,更不须乎显说。此正三昧耶所戒处也。

【白话参考】虽然如此,但还不究竟。要等到脉解心开,六种神通都运用自在;那时,有悟性的人,自己会了解如何修持,不须别人多嘴;这也正是三昧耶戒所禁止的。

至此即可谓悟乎?曰:非关悟与不悟,仍所谓工夫边事耳!沩山云:“只贵子见正,不说子行履。”上根利器者,凡此种种,皆是剩语,一堆老烂葛藤,何须把捉。须顶天立地,本来平常,一个大丈夫,何有于此哉!

【白话参考】到此就可以说是悟了吗?回答是:这些其实都与悟不悟无关,仍然只是“工夫”方面的事情而已!沩山禅师说:“只贵子见正,不说子行履。”对于上等根器的人,凡是上述种种,都是多余的废话,就像一堆陈旧腐烂的葛藤,何必理会呢?应该做一个顶天立地、本来平常的大丈夫,何必管这些呢!

然“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花样翻新,无妨旧版。但切记取,最初的,即是最后的,最后的,即是最初的。佛法之基础处,为小乘说处,尽是上上大乘妙密之行,并无奇特玄妙存在。如执此等工夫为实者,法执未脱,痴狂正甚。以禅门正眼观来,终是钝根小智耳!

【白话参考】然而“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工夫无论花样如何翻新,万变不离其宗,仍然不脱旧版。只要认真记住:最初的,即是最后的;最后的,即是最初的。佛法的基础,对小乘大众所说的,其实全是上上大乘的妙密之行,而并无奇特玄妙。如若执着上述这些“工夫”为死板的方法、实有的境界,那就是“法执”未脱,痴狂得厉害。以禅门正宗的眼光来审查,终于只是钝根小智而已!

(0)

相关推荐

  • 一位近代大儒、道统传续者明心见性的身心境界

    ​段正元先生的开悟境界 在<永生法语>里他回忆说:"初开觉悟之时,心子红亮亮,仿佛如火,似痛非痛,身如玻璃,光莹澈澈.后一旦豁然开朗,天宽地阔,万象毕呈.凡风生树动,枝叶飘摇,俱 ...

  • 南懷瑾先生 | 學佛要學解脫,學道要學逍遙

    宋 佚名<维摩图> 所有的佛法不論淨土.密宗.禪宗.天臺宗,乃至五月端午的粽也好,都是要你解脫的.你被自己的感情.觀念困住了,所以不得解脫.我告訴過你們,學佛要學解脫,學道就要學逍遙.結果 ...

  • 有声时即闻,无声时亦闻

    <顿悟入道要门论>直说20 问:有声时即有闻,无声时还得闻否? 答:亦闻. 问:有声时从有闻,无声时云何得闻? 答:今言闻者,不论有声无声,何以故?为闻性常故:有声时即闻,无声时亦闻. 问 ...

  • 一击忘所知--香严击竹响而明心

    一击忘所知--香严击竹响而明心 香严智闲禅师 香严禅师在百丈时性识聪敏,参禅不得.百丈迁化,遂参沩山. 沩山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对于)生 ...

  • 《请原谅我的执着》,恍惚回眸爱依旧?诗人能否《明心见性 》?

    请原谅我的执着   文傅亦农 牵着黄昏的手 在夜色中漫步 恍惚中 你宛尔回眸 尽显温柔 虽然 我是一叶孤舟 随风飘流 然而 深深的思念 就像深藏多年的老酒 多少个岁月 就这样熬煮 多少个春秋 就这样期 ...

  • 捂肚脐,好一个奇妙的养生绝招!

    一般说来,不管是什么东西,人们单用一种的话,时间一长就会厌倦,甚至有一种疲劳感.但是两种以上的方法配合着使用,效果就会好得多.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意守丹田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手搓热,然后放在肚脐眼上, ...

  • 放下与执着

    我们执着什么,往往就会被什么所骗:我们执着谁,常常就会被谁所伤害. 我们要学会放下,凡事看淡一些,看开一些,看透一些,不牵挂,不计较, 是是非非无所谓.无论失去了什么,都不要失去好心情.把握住自己的心 ...

  • 执着与知足

    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是指导我们物质生活的第一个智慧的原则. 清风明月都能够为我所用,大地山河都能够为我所用,为什么还要执着它呢? 非我所有.不要执着,要随缘利物,能为我所用,所以资源无限.非 ...

  • 连珠手法真奇妙,对联诗词与戏曲,用上连珠更抓人

    在文学修辞中,连珠是比较常见的手法.连珠,又称顶针.顶真.蝉联,指的是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形成一种连绵若珠的感觉. 在文字的运用上,用上连珠手法,感觉瞬间就上了一个档次.比如我们经 ...

  • NASA卫星照片展现奇妙地球景观

    奥兰群岛座落于瑞典与芬兰间的波的尼亚湾南端,由几座大岛和大约6500座小岛构成,很多小岛面积极小,不适合人类居住.奥兰群岛上的植被由松树.草地.农田和落叶林构成.红色环斑花岗岩几乎遍布每一座岛屿,是奥 ...

  • 世界真奇妙!!这就是原子核外电子云形成的...

    世界真奇妙!!这就是原子核外电子云形成的原因,而不能被原子核吸收的原理.一切都是被设计的.

  • 上百种热熔胶的奇妙用法,简单又实用,让你成为生活的赢家!

    上百种热熔胶的奇妙用法,简单又实用,让你成为生活的赢家!

  • 一位老中医一生私藏的50个奇妙秘方大公开《之一

    一位老中医一生私藏的50个奇妙秘方大公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