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细胞》子刊论文发现骨骼肌稳态能够影响大脑衰老

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Fabio Demontis课题组发现,骨骼肌中的蛋白酶体应激可引起长期的保护性反应,从而延迟视网膜和大脑的衰老。

相关论文于2021年3月27日在线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正常蛋白质更新以及错误折叠和致病蛋白质降解的基本途径。蛋白酶体功能异常与许多与年龄相关的病理包括神经变性有关。

由于其基本作用,有几种细胞机制可监测蛋白酶体功能并响应稳态挑战而动态调节其丰度、组成和活性。例如,蛋白酶体应激诱导非蛋白酶体蛋白酶和肽酶的表达,其通过外切和内切蛋白水解的能力降解多肽,从而部分补偿蛋白酶体功能障碍。

除细胞自主(局部)反应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组织或一组细胞中的压力感测会诱导细胞非自主(系统性)适应。这种组织间应激信号可能有助于不同组织对局部和全身性挑战的协调适应,从而使生物体能够更好地承受和应对稳态干扰。

然而,目前仍然不清楚系统地感测一个组织中的蛋白酶体应激。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神经变性是受周围组织影响的机体衰老的定义特征。临床观察表明,骨骼肌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衰老,但潜在的肌肉-大脑间信号仍未知。

在果蝇中,研究人员发现骨骼肌中蛋白酶体的适度扰动在衰老过程中引起CNS蛋白质稳态的代偿性保护。这种远程应激信号依赖于肌肉分泌的淀粉样淀粉酶。模拟压力诱导的肌肉淀粉样上调减少了通过伴侣蛋白在大脑和视网膜中与年龄相关的多泛素化蛋白积累。蛋白质变形的保护源于二糖麦芽糖,其通过淀粉样淀粉酶活性产生。

相应地,用于SLC45麦芽糖转运蛋白的RNAi会降低衰老过程中淀粉样诱导的伴侣蛋白表达,并恶化脑部蛋白质变形。此外,麦芽糖可在受到热应激挑战的人脑类器官中保护蛋白质稳定和神经元活性。因此,骨骼肌中的蛋白酶体应激通过淀粉酶/麦芽糖引起的适应性反应而阻碍了视网膜和大脑的衰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1.03.005

编辑 | 余   荷

排版 | 王大雪

欲知更多内容,敬请围观小柯机器人频道:

http://paper.sciencenet.cn/AInews/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大团队研发而成。新闻由“小柯”独立完成,经领域专家和科学编辑双重人工审校和信息补充。“小柯生命”是“小柯”系列学术公众号之一,主要介绍生命科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最新论文信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