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霸携妻隐居山野10年,花光350万,如今怎样了?|王青松|张梅|汤一介|王和

  北大学霸,

  带着妻子隐居山林10年,

  花光350万积蓄,后来怎么样了?

  这里距离北京几百公里。

  没电、没电视、没网络···

  除了王青松一家,

  连人烟也没有。

  下图是老王去镇上的日子。

  拒绝汽车进入,

  王家每个月的“进口”物资,

  都要老王用扁担从镇上挑回。

  

  石头堆砌的小院,

  妻子张梅一边扫着磨盘,

  一边盘算今天的午饭。

  

  蓬头垢面、

  破衣烂衫的农夫,

  皮肤粗糙、

  不加修饰的农妇。

  完完全全的农民模样。

  

  你怎么也不会想到,

  二十几年前的他们,

  竟是人人称羡的,

  北大教师。

  

  80年代的北大,

  个个都是天之骄子。

  王青松,

  更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他是学霸。

  北大国政系79级学士,

  北大法律系83级硕士,

  一毕业就留校任教。

  

  也是男神。

  有一个温婉美丽,

  在北大教英文的妻子。

  

  按照现在的标准,他还是一名网红专家。从小习武的王青松,是国内较早一批的气功师傅和养生专家。仅在北京,就有超过百万人听过他的讲座。

  可是幸运女神,

  并没有一直眷顾他们。

  

  王青松以第一名的成绩,

  通过北大哲学系,

  汤一介教授的博士考试,

  却被学校通知不予录取。

  妻子也曾连续五年评不上讲师。

  

  未名湖畔的浊气,让两个喜欢自由纯粹的人,越发感到无法呼吸。他们急切地想要过一种宁静的生活:为了自己,也为了将来的孩子。

  

  高速路、沥青路、

  土公路、林间小道···

  直到没有了路。

  

  王青松带着妻子张梅,

  一直走、一直走···

  一路从繁华的帝都,

  走到百公里外的大山深处。

  

  从文明到蛮荒,

  从喧哗到寂静,

  这场出走悄无声息。

  这不是心血来潮的遁去,

  而是一场“预谋已久”的回归。

  

  他们用尽积蓄,

  租下山里2500亩地。

  “到了这个山头,

  就是我们的世界,

  整座大山,都是我们的!”

  

  “不管当初你有没有考上博士,

  总会到这一步的。”

  没有比面向黄土背朝天,

  更洒脱、更优美的境界了。”

  

  和泥筑屋,耕牧种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晨曦微露时,

  老王和妻子跑到山上,

  薅草、喂鸡···

  出一身大汗。

  

  傍晚的斜晖里,

  王博士喂猪,

  张老师就在旁边磨碾子。

  

  住自己搭的小屋,

  种别人不爱种的红玉米、旱稻子,

  吃自家收获的粗粮饼。

  

  用草木灰、皂荚洗衣服,

  用盐水代替牙膏刷牙,

  用自己种的高粱杆做筷子。

  

  一切都是自给自足,

  连儿子都是老王亲自接生。

  北大博士的儿子,

  成了地地道道的,

  “大山的儿子”。

  

  跟城市小孩不同,

  三岁就开始放羊的小宇,

  没打过疫苗,没吃过抗生素。

  讲起话来很大声,

  走起路来脚下生风。

  

  老王的100多只羊,

  都由小宇管理。

  他给每一只羊都起了名字,

  他就是它们的“山羊司令”。

  

  他没穿过名牌衣服,

  却有健壮的身体,

  他没玩过游戏机,

  却有无比单纯快乐的内心。

  

  经年的风吹日晒,

  让妈妈张梅比同龄人,

  略老了一些。

  

  唐师曾 摄

  但远离名利场的闲适,

  让她的双眸依然清澈,

  让她的笑容永远干净。

  

  “这片山,

  我们半天走能走完一遍,

  城里人要走两三天,

  我们还要去更远更大更高更深的大山。”

  

  曾经叱咤风云的王博士,

  如今是没钱、没权、

  没职称的“三无”人员。

  

  他却有能力陪妻子,

  在大山里看一整夜的流星,

  独享自然的馈赠。

  

  如果可以,

  他真得想和妻子、儿子,

  在这里生活一辈子。

  

  但是小宇慢慢长大,

  教育成了最大的问题。

  虽然他们每天都会交他,

  语文、数学、英语、国学···

  还是会担心他离开社会教育太久。

  

  2011年,

  王青松夫妇为了孩子,

  渐渐恢复了与世俗的联络。

  

  他还会把自己山里的,

  无污染的食物,

  送给城里的朋友们吃。

  

  精致的西服成了破衣烂衫,

  板正的背头变得随性蓬乱,

  拿粉笔的手布满密匝的冻痕,

  缝里全是泥土。

  

  北大的富豪同学得知他的近况后,嚎啕大哭:你怎么成这样了?你缺多少钱我都能给,不能让北大的博士这么受苦···

  

  “我听得出,

  他身在高位濒临崩溃的压力,

  而他不知道,

  我内心里有多富有。”

  然而,后来他们有了孩子。

  孩子出生后也总是在这山林里生活,

  从未接触过外面的世界。

  
当朋友们来看望他们,

  想要给他们拍照的时候,

  孩子却被朋友的相机闪光灯吓了一跳。

  此时的夫妇俩人才意识到,

  虽然他们很想在山林里生活,

  但孩子的发展必须走到外面的世界去。

  所以他们决定回到现实生活中,

  等将孩子养大成人之后再回到山林去。

  

  其实促使他们出山,

  还有另外一个现实原因。

  那就是在山林里生活的这十年时间,

  他们租地建房子,做养殖,请工人,

  已经把兜里的钱花得七七八八,

  如果再不出去工作,

  他们即将面临喝西北风的局面。

  好歹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

  他们自然也是要面子的。

  所以,为了孩子的成长,

  也是为了以后生活的来源,

  他们暂时放弃了桃源生活,

  重新回到正常人的生活

  先满足孩子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