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三岁的娃,拥有这三种玩具足矣,多了费钱,还易毁专注力

文 | 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玩具是孩子童年最好的玩伴,父母们又宠孩子,为此会为其购买各种各样的玩具,市面上售卖的玩具琳琅满目,简直让人挑花了眼,它们玩法各异、形态千变万化、颜色造型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

表姐生了个儿子,全家人都疼得不行,小侄子喜欢什么,大人们都尽全力满足,尤其是玩具超级多,有小汽车、玩偶、积木、乐高、玩具钢琴、拼图玩具等等,简直占据了房间的“半壁江山”,多得数不清。

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玩具虽多,可是小家伙并没有“雨露均沾”,很多都积了厚厚一层灰,小侄子碰都没碰过,看着实属浪费钱啊。

多数家长们疼爱孩子,只要孩子喜欢,几乎都会满足,有人认为多多益善,多一点并无妨,其实啊,玩具过多,反而对孩子不好。

玩具过多,对孩子并不利

▶降低专注力

玩具太多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当玩具数量超额时,宝宝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注意力停留在一件玩具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将来学习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

▶影响秩序感

玩具太多往往显得房间里十分凌乱,尤其是小孩子喜欢翻箱倒柜地扑腾,搞得满地都是,这会让孩子形成错乱的秩序感,导致做事拖拉、缺乏条理,而且懒得收拾,又会形成依赖父母的毛病。

▶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惯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如果玩具太多,孩子显然就不懂得珍惜了,当不感兴趣时会随手丢弃,时间久了,可能养成奢侈浪费的消费习惯。

▶影响孩子的探索能力

当玩具过多时,孩子常常陷入纠结、无所适从的境地,既想玩这个,又想玩那一个,要么就是玩的中途遇到困难时干脆放弃,心想反正可以换一个玩,长期如此,孩子无法专心致志地研究玩法,不能玩透玩具,全都是流于表面,探索能力得不到锻炼。

家长疼孩子为其买玩具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孩子好,玩具一定要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关键在于质而不是量。玩具是提升宝宝思考能力、手眼脑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等方面的重要载体,选择合适宝宝身心发育的玩具,有助于提升其智力。

为孩子挑选玩具时,要根据其年龄和认知特点购买,才能让宝宝玩得尽兴,并有助于智力的开发。

尤其是三岁以内的宝宝好奇心和探索欲很强烈,精神旺盛,是锻炼和提升各项能力的关键阶段,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性格培养的黄金期,挑选适合他们的玩具,既可以满足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又能提升智力,可谓是一举两得,父母们可以为孩子选择如下几种。

球类玩具

皮球和足球类的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可以促进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可以和孩子玩扔球、捡球、传球、踢球、拍球的游戏。

积木

积木是玩具中的“佼佼者”,它可以锻炼孩子手部的精细运动,对大脑发育极为有利,并且在搭建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其空间感、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搭建各种造型,丰富多彩的颜色也在锻炼孩子的认知能力。

认知类玩具

两三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可以开始认识动物、交通工具、颜色、数字、水果等事物,家长可以够买认知类的玩具,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