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嗜吃狐狸肉,狐仙劝诫他不听,遭到坠马身亡的惩罚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姓古的参军,喜欢吃野味,故此经常上山打猎。有一次,他猎获了两只狐狸,吃了狐狸肉,觉得美妙无比,便吃上了瘾,从此后以猎狐为主。几天不吃狐狸肉,便觉得浑身没劲,精神头不足。

附近的高山上,本来生活着许多狐狸,大约有几百只。经过古参军一年多的围剿,几乎剿杀了一大半。好心的幕僚劝言,狐狸具有灵性,能够修炼得道,还是不要招惹它们,小心遭到报应。

古参军闻言哈哈大笑,昂着头鼓着一双牛眼,不屑地说:“我打过仗,负过伤,沙场上出生入死我都不怕,还怕区区几只狐狸!”他听不进劝,依然我行我素。

这一天,看门人来报,有两个人求见,一个自称田十三,另一个自称常午善。古参军从未听说过这两个人,便让看门人回绝,就说他不在家。

看门人对两个客人如此说了,哪知道这两人歪缠不走,说古参军分明在家,为何拒见?他们自称有重大的事情,要和古参军面谈。

看门人只得又进去禀报,古参军想了想,说道:“两个山野村夫,又能有什么重要事情?让他们走吧。”

话音刚落,两个人早已闯了进来,高声说道:“古参军,为何如此吝啬?连一面也不肯见?”古参军脸色铁青,只得将两人引入客厅落座,吩咐上茶。

古参军拱手说道:“两位远道而来,不知有何高见?”田十三满脸堆笑,拱手说道:“草民拜见参军大人,有一言进劝,不知当讲不当讲?”古参军客气地说:“但讲无妨。”

田十三便讲了起来,奉劝古参军不要再猎杀狐狸了,毕竟狐狸没有祸害人们,给它们留一条活路。常午善接着说,杀伐过多,有伤天德,还望古参军自重。

古参军冷哼一声,拂袖而起,愤怒地说道:“我自吃我的狐狸肉,何须二人来教训我!”他见两人说话不客气,心生厌恶,呼喊仆从送客。

田十三陪笑说道:“参军大人息怒,我等也是好心,为参军大人着想。”常午善直言不讳地说:“实不相瞒,我俩就是山上狐狸的代表,特来恳请参军大人终止杀伐,以免伤了和气。”

古参军听说两人是狐狸幻化的,马上换了一副脸色,好言劝慰两人落座用茶。他呼唤仆从近前,耳语数句。仆从匆匆离去,不一会,端来一个盘子,盘子上放着一壶酒和三只杯子。古参军斟满三只酒杯,满脸歉意地说:“正所谓不知者不为罪,以前多有得罪,还请海涵。”

说罢,古参军端起一杯酒,递给田十三。田十三伸手去接,古参军从盘子底部摸出一把尖刀,手腕一翻,刺向田十三的胸口。田十三躲闪不及,胸口上中了一刀,奔走两步,倒地变成一只狐狸。

古参军挥着尖刀又刺向常午善,被常午善躲过。他抱起地上的狐狸,纵身飞向屋顶,扭头吼叫道:“姓古的,你真狠心!”然后消失不见。

古参军依然上山猎狐。这一天,他带着几个随从,骑着马上山,在深山老林里转悠了小半天,只猎获几只野兔,竟然连狐狸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来到一处平坦的草地,古参军打算下马歇息。他一只脚刚离开马镫,突然从树林里冲出一只老虎,虎背上骑着一只狐狸,径直向古参军扑来。马匹受到惊吓,扭头向山下狂奔。

古参军的另一只脚挂在马镫上,身子倒在地上,被马匹拖着前行。随从们纵马在后追赶,等到追上惊马,拉住缰绳时,古参军的脸部破了相,早已气绝身亡。

消息传开后,大家都说,古参军咎由自取,这是他一意孤行,奢吃狐狸肉得到的报应!

虽然人的一生,离不开吃喝,但是也不能无所顾忌,什么都敢吃,不能连心底里最后一点善良也泯灭了。本民间故事采用了狐狸精的元素,在于借事喻理,劝人为善,与封建迷信无关。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留言评论,每天都有更新,明天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