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赵孟頫的书法再好,我也看不上,原因就一个
相关推荐
-
他的复古没有阻挡书坛的革新,张瑞图王铎傅山,走向尚态之路
书法,是这个汉字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最初是书写汉字以记事,随着人类美的认识的发展,汉字书体也演变为五体,书写不同书体呈现给人不同的美感,当人美的意识发挥了精神主导作用时,就有了审美判断.如汉字篆书还是 ...
-
「愙斋书法」赵孟頫66岁行书《雨后渐凉帖》,笔力劲健
「愙斋书法」赵孟頫66岁行书《雨后渐凉帖》,笔力劲健
-
赵孟版本《集王圣教序》,十分传神,得王羲之神韵
文人相轻的事鲜有发生,这些事在书法界也是屡见不鲜了.文人相轻不只是我们今天时常发生,古代也是不在少数.像宋代的米芾,他曾学过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可是后来他却批评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苏轼学习李北海, ...
-
能把书法练好的人,性格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比技法重要!
网上流传,能把书法练好的人,性格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比技法重要的多,那就是持续不断地学习.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实,中国人很喜欢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剑,诗歌茶酒花,但是大多数人都把传统文化理解的很肤 ...
-
书法界学赵者众多,到底赵孟頫的书法好在哪?
大德元年左右开始,赵孟頫迎来了书画创作的高产时代.就拿书法来说,此时赵孟頫已逐渐摆脱宋高宗的影响,开始广学魏.晋.唐.宋各家,上到钟繇.二王,下到颜真卿.米芾,都在取法范围之内. 这与他出仕后,在大都 ...
-
神秘的《阁帖》,赵孟頫的书法成功之源
▲ 赵孟頫自画像 <淳化阁帖>拓本传世,为后学提供了取习传统书艺的极好范本,为传承中国书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元代书法大师赵孟頫所说的"书法之不丧,此帖之泽也." ...
-
楷、行、草并用,赵孟頫用书法表达屈辱的一生
赵孟頫被誉为元代书坛盟主,书法成就直追"二王".赵孟頫传世墨迹书帖中,哪一幅作品,被誉为赵孟頫第一帖呢? 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嵇康,曾官至魏中散大夫,世人也称其为"嵇中散&q ...
-
赵孟頫“拍马屁”也是一流,不信看这幅书法!
赵孟頫<万寿曲>卷,纸本,行书,纵27.5厘米,横144厘米,创作于皇庆三年(1314).是元仁宗在位期间皇帝皇后万寿,曲破舞旋之时丞相进酒叙祝颂之词,言天下承平,普天率土共祈皇帝洪福,寿 ...
-
赵孟頫“拍马屁”也是一流,不信看这幅书法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是一代书画大家,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善篆.隶.真.行.草书, ...
-
「书法」令人羡慕的赵孟頫惊世书法
[书法]令人羡慕的赵孟頫惊世书法
-
傅山:学习书法不能只看字形,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前面两章,我们对傅山的书法审美思想进行了解析,他除了对魏晋以来的书法进行过全面系统地阐述外,还对书法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当然,不论傅山是如何对书法审美是如何看待的,但这其中的主要思想对于后世书法的学习都 ...
-
书法再好,也不能说“漂亮”!
赛大家集字书法字典 非常好用的集字书法字典,汇集历代书法名家超过四十五万枚书法图片,可按草.行.楷.隶.篆.魏碑六体通篇查询.查询结果可选字排版,可整体生成图片--乃集字"神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