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母校倒座中学,找寻曾经的少年时光!

(0)

相关推荐

  • 巴侠||​永远的母校

    关注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用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巴侠,本名马宁,重庆市城口县人,现居重庆开州,有诗歌.散文.小说散见报刊杂志及中诗网等平台. 永远的母校 文章/巴侠 那一座山,叫金字山,那一条 ...

  • 难忘的湖滨中学重点班记忆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14期 难忘的湖滨中学重点班记忆 文/若云 湖滨中学1982届1班毕业照 题记:因为你很重要,很重要 我是从1982年初中毕业前夕开始写日记的,一直坚持到现在,又从九十年代初 ...

  • 【咸中求学轶事】那一年,我考上了咸林中学......

    <咸林璧札记>: 咸林中学求学轶事(-) 一九五一年七月,我从"华州毕家"完小毕业,随即考上陕东学府:咸林中学.六年的"咸中"学习生涯,一些没有史文 ...

  • 马小娟 | 点滴回忆

    往期回顾  ·  儿科名医武红霞 ·  孔祥熙的家庭老师郝鑫龄 ▼  点击收听  ▼ 作者:马小娟 今年是我的母校孝义中学建校六十周年,也是我离开孝义中学的第十五个年头.十五年,对于人类历史而言是瞬间 ...

  • 毕业近五十载,听七二届黄㛚学子深情讲述50年前的母校!

    毕业近五十载,听七二届黄㛚学子深情讲述50年前的母校!

  • 我的中学生活杂记——忆母校宜陵中学

    [往期选读] 宜陵老街风情     宜陵老大会堂侧记 说宜陵历史     记宜陵先贤 游宜陵老街     宜陵人说宜陵 我的中学生活杂记 ----忆母校宜陵中学 张生宏 我是1963年从宜陵小学考入宜 ...

  • 六一节前,重返我的母校:武阳中心学校

    六一节前,重返我的母校:武阳中心学校 司马狂/文 首先,我必须坦白,今天的这些照片并不是最近回家拍的,而是春节时候拍摄的,只是一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时机来写这篇文章,所以一直拖延至今.眼瞅着,没有几天就 ...

  • 回忆我的母校——罗山“倒座中学”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不定期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罗山倒中 母 校 母校校歌 九龙荡荡,明月苍苍. 猗与吾校,应 ...

  • 倒座中学80岁了,带你回母校看看!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专注原创.欢迎投稿.交流.联系微信:37096414 我的母校--倒座中学 今年, 是罗山县彭新初中即倒座中学 80年华诞(19 ...

  • 卷耳 || 高阳中学:辉煌七十载,情怀三十年(重回母校拾忆)

    时隔三十多年,我再一次站在她的身边.那条终年散发着嚣张气味的臭水沟,已经成为一条繁华街道,行人熙熙攘攘,车如流水马如龙,还冠之以"文化路"----一个听上去便觉"清气澄余 ...

  • 毕业6年后,90后医生以这样的身份“重回”母校

    "倘若我的命运不堪 无法挽救生命 还希望为医学贡献自己最后的余温" 这是31岁的口腔医生储昌安 在遗体捐赠书上写下的话 最近,他的故事 感动了无数人 视频:@大米video 31岁 ...

  • 三十年再聚首,乳山三中89届同学重回母校

    2019年10月3日,在全国人民举国欢庆的特殊日子里,乳山三中89届的校友们终于迎来了三十年的相聚. 今天, 我们相聚在这里, 三十年的光阴漂白了我们的发, 我们的脸庞已不再光洁, 我们的嗓音也不再清 ...

  • 【听】我的母校――王家河中学 | 草原雄鹰

                        文|草原雄鹰       我的母校,她座落于铜川市王益区一个风景优美的山脚下,四面环山而立,校园里树木郁郁葱葱,操场上一排排杨树像列队的士兵守卫着校园的安全.一 ...

  • 中国传统四合院系列——倒座房,屏门

    倒座房,亦称倒坐房,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与正房相对坐南朝北的房子,因此又称南房. 在北京四合院中,倒座房一侧朝南开大门,其檐墙临胡同,一般不开窗. 倒座房是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因其门窗都向北,采 ...

  • 全钢作品:重回母校感怀

    观母校现时新貌, 遥想当年校园盛风. 旧时记忆犹在, 昔日风物无存. 一改荒寞红砂嶺, 环境优秀美空气新. 幢幢崭新教学大楼, 草茵树木葱茏, 花红叶绿飘散阵阵清香, 如诗如画地面整洁如镜. 满目陌生 ...

  • 城门倒座 龙瓶祈雨 城隍仅存 灵山卫这些冷历史老青岛也未必知道

    胶莱地方史志记载,'登莱濒海要地有三,而胶为最.'作为胶东第一大城市,青岛的发展肇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年的德国租借殖民,德国人的眼光自然不差.然而胶州湾之战略要冲地位,却在很久以前就被历代朝廷所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