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漫谈红与黑【征文】

漫谈红与黑

有一种颜色,中国人最爱,那必然是红色。红色代表着吉祥、热闹、喜庆,红色蕴涵着温度,包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如红太阳、红宝石、红玛瑙、红樱桃、红珊瑚、红辣椒、红绣球、红盖头、五星红旗等。还有一种颜色,与之相反,老百姓避之不及,有所忌讳,就是黑色。黑色,代表着恐怖、肮脏、冷酷、神秘、见不得阳光,比如黑洞、黑冰,比如带有种族歧视的非洲黑,比如旧社会的漫漫黑夜,比如月黑风高的夜晚,比如新鲜水果上长出的黑斑,还比如黑钱、黑社会等。

红与黑两种颜色很少同时出现或是和谐相处,比如火红的晚霞即将消逝的时刻,黑色的夜幕也降临了,当黎明前的黑暗即将散尽的时刻,火红的朝霞也开始燃烧如炬。比如厚厚的一本日历,从头翻到尾,红与黑也是交替出现的,星期一到星期五是黑色,双休日是红色,红与黑就像是两个嬉戏的儿童你追我赶,你藏我找,玩着躲猫猫的游戏,岁月就在这周而复始的轮回中一天天的老去!又如,把时光追溯到远古时代,当祖先拿着石块、木棒或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的时候,彼此之间避免不了伤及对方乃至流血牺牲,当鲜红的血液汩汩流淌的时候,那是胜者之自豪,当血脉风干时,留下的是黑色的结咖,上面写着沧桑,这里的红与黑再次失之交臂。再如,燧人氏钻木取火,火焰熊熊燃烧映红了历史的天空,燃烧的木头通体是通红的,燃烧到了尽头留下的是黑乎乎的一堆木炭!红与黑总是有着不解之缘,却又难以并肩存在。又如红色的花朵也少有黑夜间绽放的,都是迎着朝阳盛开的!

北方的冬天,草木是枯寂的,颜色是单调的,好容易来一场雪,没来的及细细观赏,就被风吹散了,或被阳光融化了,好在屋顶的背阴处还留着道道残雪,告诉人们,雪确实来过这里,冬天还在!春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春节是学名,俗称过年,在北方人们更习惯称之过年,过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过年过的是一种不同寻常日子的味道,年味当然不仅指人们的口舌之欲,也包括过年的色彩,过年的声音,过年时弥漫在空气中的各种气味,以及家人团聚的氛围。每到过年,红色便喜气盈盈,载歌载舞,扭转着腰肢绚丽登场了,千家万户,大红灯笼挂起来,女孩子,大红棉袄穿起来,大红兜兜套起来,大红棉鞋登起来,大红的头绳扎起来;男孩子,到了本命年也要大红袜子套起来,大红内衣穿起来,大红的腰带围起来,大红的鞭炮燃起来,大红的小灯笼挑起来,大红的春联贴起来。春联,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百姓离不开的民俗文化,每个字不止飘散着墨香,还洋溢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手写春联,窃以为要有仪式感,不可随随便便,从买纸、折纸、裁纸、研墨到请人书写都不得有一丝马虎,书写时老先生巍然正坐,庄重虔诚,凝神聚气,一只毛笔刷刷点点,龙飞凤舞、妙笔生花、痛快淋漓,此时此刻,红与黑两种不同的色彩终于达到了高度的融合,完美的统一。老百姓把积累了一年的汗水、泪水、血水、喜悦和愿景都融入了红与黑相交融的祝福里。过去的春联要现场手写,如今的春联是机械印刷而成;以前的春联充满了个性,现在的春联千篇一律;曾经的春联生动形象 ,眼下的春联端端正正,毫无个性;过去的春联红纸黑字,翰墨飘香,如今的对联金光闪耀,却缺少生气。村里,几位书法功底比较深厚的老先生有的先后作古,有的歇笔多年,过年的味道也在不知不觉中淡下来了,延续了几千年传统的农耕文明渐渐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工业文明和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给生活带来的快捷和便利与舒适。当有一天,人们都尽情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时候,还会想起祖辈的经历和感受吗?还会想到曾经寄托了农民无数希望、洒满了农民汗水的黑土地吗?红纸金字的春联,再怎么耀眼难以触动内心,倒是那红纸黑字的手写春联还是每个农民心里最朴素、最简单、最割舍不下的年味儿!红色为何能成为中国人的最爱?对镜自视时,我找到了答案,或许是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有一双黑色的眼睛!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黄建忠,男,天津市人,滨海新区汉沽茶淀街后沽中学老师,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

  • 咱们村‖又见春联映雪红/闫德刚

    编辑宋磊 过了腊月就是年.在东北老家,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张罗着杀年猪,做黏饽饽,蒸豆包,炸年嚼货,尤其是过了小年,大家都趁赶集购买春联,到年三十儿上午张贴在院门.屋门两侧,预示着日子红红火火,吉 ...

  • 文学原创 ·《写门对子》​作者 程广群(安徽)

    写门对子 作者  程广群(安徽) 下班回来,一眼看见桌上一匝红纸,写门对子的红纸,尽管是白底在外,我还是一眼便知是对联纸.久违了,这大红的门对纸!年少在家时,年年看父亲折纸裁纸,熟悉那纯纯的中国红的! ...

  • 我的左右脚,我的红与黑---张治国

    我是来自于初一的一名少年.我正在与我的团队一起前进,我在用我的左右脚丈量着人生的每一寸成长的土地.我在用我的左右脚在体味着前进路上的酸甜苦辣,平坦与坎坷. 在我的记忆力,快乐留下的是红色,成功留下了红 ...

  • 七夕花礼的有趣玩法: 玫瑰中的“红与黑”

    你 · 的 花艺师养成记 必备工具 七夕的红与黑 红与黑,是一抹颜色,搭配出天造地设的经典:红色点亮了黑色的浓稠,也留给黑色去透彻诠释深邃的想象空间:黑色包容了红色的张扬,也衬托出红色尽情尽兴的绽放. ...

  • 随笔||过年【征文】

     过  年 陈红姐||福建 "今天都腊月二十八了,我回部队也来不及买年货,老乡去串门怎么办?"其实我是想留下来陪母亲过年才找这个借口的. "你不在家他父子过什么年?母亲把 ...

  • 随笔||漫谈孝道

    漫谈孝道 一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关于孝顺,不同时代,不同家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究竟什么是孝?我在见证长辈与感受自己渐渐衰老的过程中得出的体会是:不求任何回报,不计一切 ...

  • 随笔||漫谈“专一”

    漫谈"专一" --读杨青<由"楚王打猎"谈"专一">有感 徐进成||江苏 "楚王打猎"的故事告诉我们:自以为 ...

  • 第九届征文大赛 | 《平凡的世界》随笔

    起初并没有觉得开头是多么的好,看到后面就对开头那段话多了很多新的理解,好的作品不在于一开头就去堆砌华丽的词藻,就像削苹果,你无论从哪里开始削都不能显示这个过程的伟大与与众不同,你要做的是把它认真削完, ...

  • 第九届征文大赛 | 《月下随笔》

    落笔,合上书扉; 拾眸,凝视夜空. 一轮月,一片影,忽觉夜已深. 灯下奋笔疾书,心上火烫有梦. 再望明月,清风忽来,吹去一片迷离: 明月较洁,云影徘徊,解开一团愁绪. 月虽会被云影遮盖,但也总会零教光 ...

  • 【有奖征文】漫谈微笑

    微笑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最动人的歌曲,最优雅的诗篇:微笑是万物的吉祥之物,是生活不可缺少的调和剂,是你我之间交流的重要桥梁. 工作中,当您遇到用户的责骂.喋喋不休,甚至百般刁难时,请您不要急躁也不要生 ...

  • 随笔||一碗乡愁的酒,醉了游子的心【征文】

    一碗乡愁的酒,醉了游子的心 杨素萍||湖北 "思念家乡的泪珠,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碗里.饭里,咽进肚里.让思乡者倾醉,醉在梦里,梦在乡里".当我想起这首诗的时候,2019年的春节快 ...

  • 随笔||难忘那拜年的岁月【征文】

    难忘那拜年的岁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礼仪代代相传,这在传统佳节中体现更深,尤其是在"过年"时表现最为明显.中华儿女每人都喜欢自己的童年,童年时更喜欢过年.远在70多年前,我就充 ...

  • 漫谈屈原的品格(随笔)

    说到屈原,我们自然会想到<楚辞>,因为,流传几千年的<楚辞>,由于语言优美和蓄意幽深,今天,依然会让不少人吟诵时为之心动,而屈原的作品就有许多篇,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