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看历代国画里的那些双双对对

2月14日,情人节,是个美好的日子,是天下有情人成双成对浪漫相约的日子,在这里,小编和大家一起欣赏历代国画里双双对对的形象。所谓“好事成双”,粗粗统计一下,在中国历代画家笔下,还是有相当多的“双”字题材的,画家们通过创造各种各样成双成对的形象,表达美好吉祥的寓意与祝福。

唐 韦偃 双骑图

绢本,纵3l厘米,横44.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双骑图》唐代画家韦偃唯一的传世真迹,画面上表现了二人各乘一马,并辔狂纵的情形。整个画面的重心压在右下角,左上方留白,不着一笔,让我们很自然地想到,那是一片任烈马驰骋的辽阔原野。

(如果可以与心爱的人一起骑马放牧,浪迹天涯,这画面是不是太美?)

宋 崔白 双喜图
立轴,绢本,淡设色,纵193.7厘米,横103.4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秋野景物,草树坡石,布置生动,而秋风飒飒竹树摇撼,山草皆靡,风势甚烈。整幅画面诗意之浓郁,有声有色,真堪称一幅“西风颂”了。而体物之精,笔势欲动,诚如黄庭坚称崔白之画为“盗造物机”,大得自然野趣,偶然着笔,巧夺天工。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喜欢或者不喜欢,各有说辞。花开需折直须折,但愿美好的日子,大家能够同喜。)

宋 赵佶 腊梅双禽图页
纵25.8厘米,横26.1厘米,四川省博物馆。

此画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交叠生长的柏稍与腊梅,梅枝上一对山雀相视而鸣,白梅点缀其间,春 意微露。山雀的眼睛以生漆点绘,神采奕奕。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向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冯延巳《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

宋 马远 雪滩双鹭图
绢本,浅设色,纵:60厘米,横:3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以雪景为背景,从左侧伸出的带有积雪的树枝,向下弯曲后转向右上伸长,横斜曲折极富变化。左侧及下部的山石,以带水的墨笔作大斧劈皴画出方硬有棱角的“一角”。整个画面表现出大雪天的寒气逼人,一片宁静,而枝头上的两只跳动鸣叫的小鸟,则使之显得静中有动,增添了生机。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吕同老 《水龙吟》)

宋 张茂 双鸳鸯图
绢本,设色,纵24.4cm,横18.3cm。

一丛芦苇蓼草探入画面,枝叶稀疏,叶留残雪。一对鸳鸯破水而行,游向苇丛。一只鹡鸰轻栖于苇杆,与俯冲而下的另一只遥相呼应。画面中、上部大片空白,使人联想到广阔水域的浩渺烟波,在构图上颇得小景见大之妙。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这是人间最动听的誓言……

宋 梁楷 秋柳双鸦图
纨扇,绢本,墨笔,纵24.7cm,横25.7cm。

以渴笔焦墨绘一节断裂的枯柳,三两根枝条昂扬向上又飘拂而下,突兀地将整幅扇页中分为二,构图大胆,以奇致胜。大片空白处淡墨晕染出的薄云满月,给空谷春山平添了几分神秘。初升的月亮惊起的两只山鸟奋飞呼鸣,打破了夜空的静寂,老柳虽然细弱,枝条却仍坚韧,使观者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搏动。

(碧雾轻笼两凤,寒烟淡拂双鸦。为谁流睇不归家。错认门前过马。有意偷回笑眼,无言强整衣纱。刘郎一见武陵花。从此春心荡也。——苏轼《西江月》)

元 柯九思 双竹图
纸本,水墨,纵86厘米,横44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画面上,两株竹子从左侧伸入,一直一斜,姿态各异,惟妙惟肖。竹节实中带虚,竹干劲挺,竹枝有一种饱含弹性的张力,竹叶虚实相间、疏密有致,嫩芽生长于竹节间,活脱而富有生趣。

(北城南埭。玉水方流汇。青樾里,红尘外。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回首处,满城明月曾同载。分散西园盖。消减东阳带。人事改,花源在。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范成大《千秋岁·北城南埭》)

元 赵孟頫 二羊图
卷纸本水墨,纵25.2厘米,横48.4厘米。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图中画一羊低头吃草,一羊昂首瞻望,周围不着背景。右面的山羊张口睁目,尾巴上翘,身子向右而头部朝左,背部线条自然弯曲,羊毛轻软直长,描绘工细。左面的绵羊昂首而立,身躯朝左,头部右车毛卷而短。全图纯用水墨画出,却显色斑斓之状。构图空疏,应是受到唐、宋家的影响。此画为赵孟頫除马以外惟一绘有走兽的作品。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顺便祝大家羊年大吉,喜气洋洋!)

明 朱瞻基 双犬图
册页,纸本,水墨,淡设色,纵26.2厘米,横34.6厘米。(美)沙可乐博物馆藏。

此图中兰花飘逸,双犬悠闲散步,神形毕肖,生动写实。画犬以没骨法与钩勒法巧妙结合。善用淡墨渴笔表现皮毛的质感,用线勾首、爪,产生虚实相合之感。

明 边景昭 双鹤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180厘米,横1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中溪水坡岸两只白鹤,一只垂首下喙觅食,另一只转项回首,整理翎羽,情态各异,悠然自得。三棵老竹劲挺耸立于仙鹤间,小竹丛生,环境清幽净洁,更加衬托出仙鹤轩昂高洁的气质。构图疏朗,用笔细腻而不板滞,色泽浓艳而不流于柔媚;用白粉细笔勾画仙鹤羽毛,颇得质感。以细毫写脖颈及尾羽绒毛,极工整细致,毫微毕见。老竹用中锋钩勒填色;远处浅滩以淡墨晕染,隐约可见。笔法朴拙,风格浑厚,近似南宋院体画法,是边景昭的传世代表作品。

(双鹤飞来风露爽,一声声、清唳苍松杪。奈对景,不酾酒。旧家三点蓬莱小。——葛长庚《贺新郎·极目飙尘表》)

明 吕纪 榴花双莺图
绢本,设色,纵120.4,横40.2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写榴树一枝,繁花盛开,一时黄鹂栖于枝杆,鸣啼不己。神态活泼,双钩作线条,工笔重彩描绘,为明代中期院体画的典型风格。画幅左侧中部有墨书“吕纪”款。

(新晴水暖藕花红。烘人暑意晚来浓。共携纤手桥东路,杨柳青青一径风。深翠里,艳香中。双莺初下蕊珠宫。月笼粉面三更露,凉透萧萧一梦中。—— 赵长卿《鹧鸪天》)

明 王乾 双鹰图
立轴,绢本,墨笔,纵172厘米,横10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中悬崖陡峭,半腰有石外凸,双鹰立于其上,石外枯木横生,竹草倒垂,一片肃杀之气。悬崖山石以水墨晕染斫擦,枯木以飞白之笔,写其虬曲盘折之势。双鹰不用线勾,直接以没骨写出,墨色的深浅变化很好地表现出双鹰飞羽及绒毛的不同质感。整个作品有龙飞凤舞之力势,行书狂草之笔意,气势宏大,堪称佳作。

(霜风摵摵空林响,朔气随空入萧爽。两鹰意气殊绝群,俯视平川如一掌。——李东阳

明 王中立 双猫菊石图
立轴,纸本,设色,纵133厘米,横32.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图中画双猫嬉戏于湖石菊丛之下的草地上。湖石以枯笔钩勒,水墨晕染;菊花以勾花点叶法写出。双猫用笔独特,以细笔简括写出轮廓、毛爪、脸目,用干笔略加敷彩,粗疏雅拙,却有妙趣横生之感,与背景对照鲜明。

明 胡聪 柳荫双骏图
绢本,设色,纵101.2cm,横50.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描绘柳荫下两匹骏马之态,形象生动,神态逼肖;二柳树旁还斜探出一枝桃花,使湖石花竹相互掩映,一派湖光春色。整幅画面刻画细腻,用笔工整,功力深厚,继承南宋院体画风格。右上款署:“直武英殿东皋胡聪写。”

(又是两匹马,此时小编脑中盘旋着琼瑶阿姨某电视剧的歌词: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让我们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清 虞沅 榴葵双鹂图
立轴,绢本,设色,125.9厘米,横43.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画中青石之侧,红、白、粉三色蜀葵正在盛开,结满红色花簇的石榴树上,两只黄鹂一上一下,你呼我应。一枝海棠横空出世,花似堆雪。此画用笔极细致、讲究,花鸟皆用工笔细细绘出,设色妍丽,秀逸脱俗。

(光尘扑扑。宫柳低迷绿。斗鸭阑干春诘曲。帘额微风绣蹙。碧云轻翼无凭。困来小倚银屏。楚梦未禁春晚,黄鹂犹自声声。——张孝祥《清平乐·光尘扑扑》

清 马元驭 双鱼图
册页纸本设色,纵29厘米,横23.5厘米,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此图以水墨写柳枝贯穿鱼之双鳃。手法夸张,故意将鱼鳃撑开,造成抑或鱼眼向上,抑或为两个侧面的感觉,情趣隽永。挂在下面的一条鱼儿则画鳃、肚,平腴饱满,令人生津垂涎。作者抓住鱼儿甩尾巴挣扎的一霎那,把一条活泼泼的鱼跃然纸上。背景不着一笔一墨,既空灵虚漾,又似鱼儿挂在墙上,如睹真境。柳枝以浓墨挥洒,纵横不羁,潇洒飘逸,柳叶疏落。鱼身以淡墨渲染,浓墨点鳞,华滋润泽。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晏几道《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清 郎世宁 柳荫双骏图
绢本设色画,纵62公分、横115.1公分,镇江市博物馆藏。

图中有两匹马,一立一卧,一棵老柳树,斜在背景中,马匹及树木均画出了明暗和凹凸,强调物象的质感和立体感。应当是郎世宁一人独立完成的,而没有中国画家的参与其事。

(丹雘传真未得真,那知筋骨与精神。只今恃骏凭毛色,绿耳骅骝赚杀人。——杜荀鹤

清 禹之鼎 双英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136厘米,横56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此图以工笔重彩描绘两位仙女飘逸脱俗之姿。图中人物用线多为铁线描,细劲有力。细节的刻画非常精细,敷色沉稳清丽,没有沉重之感。笔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

(在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女同胞们与闺蜜一起喝茶聊天,也是不错的选择哦!至于男同胞,谁有没有几个好基友呢,一起喝酒吧,人生有酒须当醉,莫使金樽空对月!

清 袁耀 雪蕉双鹤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160厘米,横95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图以雪蕉衬托双鹤,运用水墨烘托出湖岸水滨。白雪皑皑,绿蕉苍翠,以大笔挥就;双鹤形神兼备,得雅静舒适的情趣,与袁耀常见的山水、界画相比较,别具一格,显得活跃而富情趣。

(地上看钱流。喜鞭算之余,琼花未老,萱草忘忧。依依送君南去,笑竿头、戏技几时收。寄语西楼双鹤,春风来迓吾舟。—— 张野《木兰花慢》)

清 冷枚 梧桐双兔图
立轴绢本,没色,纵176.2厘米,横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绘梧桐二株,石缝中斜出一株桂花。野菊满地,柔草丛中,两只白兔相戏。似为中秋佳节而作。双兔造型准确,形象生动逼真;皮毛光洁而富于质感。兔眼用白色点出反光,眼神显得晶莹透明。山石以折带笔方正写出,坚硬峻峭。构图疏密有致,用笔细腻清秀而注意质感,设色和谐艳丽而有对比,显然受到西洋绘画技法的影响。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清 黄慎 双猫图
纸本,设色,纵136.8厘米,横64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陆游《赠猫》

清 颜岳 桃花双禽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55厘米,横41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桃树枝条盘曲下垂,二鸟相依栖于枝头,几朵草花斜伸而上,与桃枝对应。用笔筒括,以淡墨随意钩勒桃花,用粉白在几处点染,便将桃花雪白晶莹之态描绘出来,草花用枯笔写意,恰到好处表现出花瓣筋络。二鸟气韵生动,造型准确。构图清新雅致。

(檐外雨初晴,幽禽四五声。桃花无限思,留客看清明。——止庵法师《题桃花小禽图》

清 王礼 花下双鸡图
立轴,纸本,水墨,淡设色,纵147.7厘米,横39.5厘米。(日)私人藏。

本图自谓摹明人吕纪,实多出己意。其石以水掺墨,边泼边写,分出阴阳向背,其中受西洋水彩画的影响;又以焦墨、渴墨画从石根斜出的草丛及石上的苔点,上方的树枝以赭、墨掺水,运笔迅疾,花叶则以小写意细心勾点。精细描绘出两只白鸡,层层衬染钩勒,形态生动,呼之欲出,堪称精妙。

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王诜 《蝶恋花·钟送黄昏鸡报晓》

清 刘彦冲 桃柳双燕图
立轴,纸本,水墨,纵136.5厘米,横31.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以柳、桃及双燕为题,写春天桃红柳绿之景。画中柳干桃枝皆以水墨粗笔写成。桃花取没骨法淡墨晕染。用中锋描作柳叶,墨色浓淡、干湿相得盖彰,用笔似乱非乱,似断非断,将垂柳飘曳飞扬的风姿表现的淋漓尽致。图中二燕,一动一静、一上一下,使画面空灵淡宕之间,又具动感神韵。

燕成双。蝶成双。飞去飞来杨柳旁。问伊因底忙。绿纱窗。篆炉香。午梦惊回书满床。棋声春昼长。——无名氏《长相思·燕成双》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小编在此恭祝朋友们节日快乐、新春快乐。祝福天下有情人,永远不会被时光和世俗的洪流冲散;祝福每个人,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一半。】

(0)

相关推荐

  •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名画全集(023)

    <芙蓉图>  111 <芙蓉图>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5厘米 横26.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芙蓉花(木棉花)一枝,淡红色晕染,花下衬以绿叶.画家用俯视特写的手法 ...

  • 迎国庆,看大师国画里的江山如此多娇!

    中国当代六位著名国画大师的经典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画风,都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一.齐白石 <祖国颂>这件作品既是齐白石大写意花鸟画中的一幅力作,也是新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开山作之一,在中国 ...

  • 五一,看国画里的劳动人民,真美!

    111 谢之光<春耕图>  今天是一年一度黄金周的开始,也是五一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 ...

  • 国画里葡萄水珠怎么画?一条微信看明白!

    国画里葡萄水珠怎么画?一条微信看明白!

  • 一碗农家小炒肉里再看民生:猪肉辣椒价格双双下行 后市续涨被看淡

    本报记者 肖伟 农家小炒肉 是湖南特色家常菜,以麻辣鲜香,口味滑嫩著称,是湖南人民群众餐桌上的常见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是青椒(或者红椒)和猪肉.今年3月,<证券日报>曾报道猪肉 辣椒 价格猛 ...

  • 国画里双双对对

    历代国画里双双对对的形象,有着美好吉祥的寓意,祝福有情人幸福如意! 唐 韦偃 双骑图 <双骑图>唐代画家韦偃唯一的传世真迹,画面上表现了二人各乘一马,并辔狂纵的情形.(如果可以与心爱的人一 ...

  • 夏日,一起来赏国画里的热带水果,看着太馋了!

    历来画家都喜欢画一些饱含吉祥寓意的瓜果,诸如大吉大利的荔枝.长寿无疆的桃子.事事如意的柿子,从而深受人民与收藏家的喜爱. 只不过可惜了那些不被待见的,美味的热带水果.不被入画,皆因没有好的外表,没有好 ...

  • 八一,看国画里的军人,英姿飒爽

    八一,不是一个节日 它只是一场仪式 但军人真的太需要这场仪式 蒋兆和  黄继光像 你们是无私奉献 保家卫国的军人 你们用绿色的军装装点青春 用刚强的意志诠释生命 用顽强的斗志鼓舞人生 用无悔的忠诚报效 ...

  • 国画里的七夕,原来“七夕情人节”是这样演变而来的!

    半壶纱 刘珂矣 - 半壶纱 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不记得2月14日是什么节日,但一定不会忘记牛郎和织女相传的节日"七夕情人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七夕节在国画里也相当有体现.- ...

  • 10大元旦古诗词:从历代古诗词里,看古人如何过年?

    古代的元旦,其实就是新年. 今天我们分享10首元旦古诗词,它们不一定是最好的诗词,但一定是过年风情最浓郁的.通过这10首作品,我们看看历朝历代的古人如何过元旦.过大年. 1.曹植的<元会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