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双泉“杏花节”漫记
相关推荐
-
初识庙会
我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去赶庙会.由于懵懵懂懂,不太明白这类活动的内容,更由于第一次参加,像是走进了大观园,茫然不知所措.因为有作业要求,所以将第一次的初感记录一下,并分享给朋友们.作业要求组片,由于自 ...
-
大年初一逛十笏园庙会
时间2019大年初一.地点潍坊十笏园庙会. 走进文化街区,大红灯笼高挂,人群鼎沸. 各路商铺开张,到处弥漫着,节日的气氛. 在关帝庙北,东西一条街,吃玩俱全. 庙前的香火正旺,香客争相购香许愿. 登上 ...
-
踏青赏花攻略发布!八达岭清明假日提前开园
人间四月芳菲尽,长城杏花始盛开.清明节假期,到八达岭登城踏青赏花,想必是广大游客出游的重要选择.记者从八达岭景区了解到,在清明节三天小长假期间,八达岭长城景区(包含水关长城.古长城)开放时间调整为6: ...
-
【大荔文苑】游海燕:拜师记
拜师记 文/游海燕 高华丽,大荔城关中学高级语文老师,初闻高老师大名,是儿子上六年级的时候.朋友嘴里的高老师文笔好,真性情,语文教学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那时候就特别想要认识高老师,无奈没有机缘,就这 ...
-
【大荔文苑】李冬花:杏花
杏花 文/李冬花 李良是最早从村子里出来打工的那批年青人.小伙子有苦,人又机灵,用了近十年左右的时间,从最初只能在建筑工地干粗活扛水泥,几年后成了个小包工头,表面看起来有几分风光,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
-
【大荔文苑】王成军:看,塬上总干渠在开放的杏花里遇见春天
看,塬上总干渠在开放的杏花里遇见春天 文/王成军 塬上总干渠,一条横卧在铁镰山南麓上的巨龙,源源不断地输送黄河之水,把十年九旱的"旱腰带"改造成了"白菜心".塬 ...
-
【大荔文苑】彭拥军:农场要通天然气了
儿时在澄县的新城村老家,从记事起到上完小学四年级,每天放学回家,母亲她们若没把饭做好,坐在地活前拉风箱的事,无疑就是我的了!干锻工的父亲,为了补贴家用,在我儿时起,就支起炉子,和伯父.叔父他们一起烧火 ...
-
【大荔文苑】秦金平:战友情缘
战友情缘 文/秦金平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5月1日,艳阳高照,天气炎热.吃过中午饭,我独自骑着电动车到沙苑湖观景游玩,骑到创业路口,等待红绿灯的间隙,手机铃声响了,打开手机接电话.电话是战 ...
-
【大荔文苑】黄远青:祭礼
在去西汉村家访的时候,偶然遇见村民们正在出殡埋人.在灵车经过的村头.巷口.路边,有一些年龄长者摆了一张张饭桌,上面放着四碗菜肴.四个馒头.一柱香.一卷烧纸.灵车经过时,老者点燃了烧纸,插上了清香.他们 ...
-
【大荔文苑】王成:乡村道路,越来越好
5月中旬,下寨镇街道附近的龙池村利用麦收前机会,准备将几段总长有2000米左右的生产路改成水泥路面.我们为这个村的发展叫好. 平常情况下,下寨镇街道的群众早晨锻炼经常会沿着通往龙池村的南北街口(即刀削 ...
-
【大荔文苑】刘玉丰:“积福之说”不是无稽之谈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话语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在听.那时生活在农村,照看我和同伴的都是太奶奶.奶奶以及相同年龄的农村老太太或者妇女.他 ...
-
【大荔文苑】刘玉丰:痛苦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老一辈人都说我们这一代是生在了福窝窝里,不愁吃不愁穿,还不用下苦.但是我们这一批80后如今已经到不惑之年,回望从20岁开始到现在自己的奋斗历程,确实是没有遭遇过饥饿之苦和穷困潦倒之苦.那我们都很幸福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