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命51:剥夺生命,你的良心能安吗?

启明灯

(微信号:QIMING-DENG)

我们没有资格剥夺任何生灵的生命。

△点击播放音频

【原文】

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

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

01
这儿说“如前杀生”这就开始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这就开始举例子啦。
举了个例子,他说“前日杀生”,以前杀生了。杀生干嘛?杀生就伤害性命嘛,不管伤害谁的性命,都叫伤害性命。说以前杀生,现在戒了,蚊子我不打了;苍蝇我不打啦,这叫戒了。“今戒不杀”。
日怒詈(lì)。”詈是骂人。怒詈就是生气了骂人呢,前日怒詈。我现在忍住了,我不骂啦,我不说了,我不采取这个行动了,“今戒不怒”。
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这个是就着那个事改的。“就其事而改之者也”,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就着那个事改啊,还真是不容易,叫“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你是用外力强制他改的,所以这个难度非常之大。
而且“病根终在”,病根在哪里?在心里,在感觉里。我这时候就感觉不好,就没办法,所以这叫“病根终在”。
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什么叫东灭西生?种子没去除嘛,你把这个给他掐了,它就从那边又爆了一个枝子出来,叫东灭西生。按下去葫芦起来瓢,“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就像我们上节课讲,那个内力还在,切掉哪边是个究竟啊?你全切了还要接着长,还要在别的地方长,这不就是医学上讲的转移嘛。种子在呢,它就转移了嘛,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它毕竟不是个究竟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事上改,举了两个例子,一个叫杀生,一个叫怒詈。
02
再来看理上改,“善改过者,未其事,先明其理。”善于改过的这个人,事还没说禁不禁呢,但他原理先搞清楚,原理搞清楚改过就容易多了。
他说“如过在杀生”,你看又讲的杀生的例子。“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杀彼养己,岂能自安”这是用一个同理心,上帝——宇宙天地,支持所有的生命,所有的这个动物都是贪生怕死,“物皆恋命”。说我杀彼养己,岂能自安?就是你有什么资格剥夺对方的生命,用来养活自己呢?你剥夺它的生命养活自己,你自己良心能安吗?你那个良知能舒服吗?
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腹入鼎种种痛苦彻入骨髓”你体会动物被杀的时候,刀插进去的那种那种痛苦,再撂到锅里面煎、炒、烹、炸,买过鱼你都知道那个场面,那鱼都掏干净了,完了撂的锅里还会蹦呢,就特别残忍那种行为,良心极度不安。这讲“种种痛苦,彻入骨髓”。
 
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之生损己之福哉
那这句话又说,咱们自己养活自己这个身体——因为人老说为什么你要杀生呢,老觉得那些东西有营养嘛,老觉得那东西好吃嘛,这就告诉你“己之养也”,你想养活自己啊,“珍膏”就是各种珍馐美味,罗列,给你摆满了——“食过即空”,吃进去就是一泡粪,再好吃的东西进去全是,对不对?这叫“食过即空”。
那你觉得那个东西好吃,很多人说好吃好吃……好吃后面是什么?“好吃”不还是一感觉吗?再说能知道“好吃”的,不也就是你三寸的舌头嘛,你没到舌头这,你也不知道它好吃,咽到嗓子眼儿里,这“好吃”也就过去了。不就是一刹那之间的事情嘛,你在一刹那之间,为了这一刹那之间的快感,你看看你做那些事儿。
所以这儿又说,“蔬食菜羹,尽可充腹。”蔬食就是蔬菜,菜羹就是剩汤剩饭,这些东西你吃进来一样能养活自己呀。“何必戕彼之生”,就是伤害对方的性命,问题是还“损己之福哉”,还影响我的福报嘛。你想一直在杀生,一直在良知不爽的那个感觉里面,你怎么可能会养出自己的福来呢?
又思血气之属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血气之属,说动物。皆含灵知,什么叫灵知?讲白了——感觉。所有的动物都有感觉,既然有感觉就都是和“觉”一体的,你知道吧,都是和“觉”是一体,所以跟“我”也是一体嘛,叫“皆我一体”。
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我即使不能把自己修行的那么好,修行出来最高的那种德行,让人家都来尊敬我、爱戴我。
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无穷”我又怎么能够成天伤害别人的性命,让那些众生对我——“仇我”,对我怨恨;“憾我”,对我抱有遗憾;“于无穷也”,对我还无穷无尽的这种惦记呢。
一思,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所以一想到这,你心里难过啊,你看到那个动物你能吃进去吗你,“不能下咽者矣”。
这是关于杀生,这是他的理,他的逻辑这样分析。

欢迎留言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