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讲义哪本好?
相关推荐
-
海外藏中医古籍《伤寒讲义》
<伤寒讲义>是清代张锡纯撰写的一本伤寒金匮类中医文献,成书于清宣统元年(1909).不分卷.此为日本内阁文库藏本,被虫蛀过,但是保存还算是基本完整.
-
今天说点“玄而又玄”不接地气的
今天上午跟媳妇一边看孩子,一边说道:我打算用自己的理解把<素书>和<阴符经>整理出来做成讲义. 媳妇立马问我:咱家有<阴符经>么,一听名字就想看看. 我翻出来原来打 ...
-
陈慎吾:《伤寒论》注释类型,四种
第一种类型是按照阴阳五行.标本中气来注释;第二种类型是按经络脏腑来注解<伤寒论>;第三种类型是结合西医的病理来注解<伤寒论>;还有一种类型是结合临床,根据脉证得出 ...
-
为什么中医本科教材《伤寒论讲义》删除了《伤寒论》原书的前四篇和后八篇内容?
伤寒论取消了若干章节,这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不值得大惊小怪,也没说全部取消呀!一些网友也是大喜过望,看,都取消了,中医终于被否定了.其实不然,中医学院办得好好的,再说中医不止学伤寒论,五至七年的大学教育 ...
-
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及思维导图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2.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 ...
-
伤寒论讲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伤寒论讲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第一节 阳明病纲要 52.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53.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54.伤寒三日, ...
-
伤寒论讲义辨少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伤寒论讲义辨少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第一节 少阳病纲要 70.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7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
-
《伤寒论讲义》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表郁轻证
(三)表郁轻证 1.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 ...
-
《伤寒论讲义》第一章伤寒表实证
(二)伤寒表实证 1.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方歌] ...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
-
伤寒论讲义辨太阴少阴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太阴病纲要 79.太阳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273)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80.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 ...
-
伤寒论讲义辨厥阴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厥阴病纲要 95.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第二节 上热下寒证 96.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 ...
-
中医学专业《伤寒论讲义》按章节总结重点条文背诵
中医学专业<伤寒论讲义>按章节总结重点条文背诵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2.病人身太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