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味菊寒温之争理论归纳与经典医案

(0)

相关推荐

  • 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原方组成] 麻黄去节,二两(6克),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5克),细辛二两(6克).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治 ...

  • 历代名医擅用附子之经验大集成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江油.临床常用附子有炮附片,黑附子,黑顺片,淡附片等.     [重剂效验]     1.李继昌教授乃滇之名医,擅以重剂附子治疗痹证.李教授 ...

  • 祝味菊:常用温药方/温肾化气方

    祝味菊擅用温药建功,药方独特.经实践证明疗效很好,现整理如下一些方子共大家研究.参考: 一.温补. 祝氏常施用于肺结核.阴疽溃疡等内外科疾病.谓"中医治肺结核无特效药物,予之所以能治愈肺病者 ...

  • 祝味菊:疾病离不开正邪交争,阴阳虚实

    (一)概论 吾人为谋适应环境故,具有天赋生存竞争之能力.凡对于已身有害之侵侮,皆设有防御与抵抗机能.此种组织,精密周到,殆非近世科学所能阐发无遗.惟自然防御装置与抵抗机转,咸有一定之限度,苟外来之侵袭 ...

  • 祝味菊 中医之正邪相争

    祝味菊说: "中医之治疗,本乎对症发药,寒温皆非致病之源,明乎邪正消长之理,则治法迎刃而解.既知其所以然,又何争乎病名之当否越人之痞,吴人曰痧,北向曰麻,西向曰疹.医感谓邪在于肺,皆知宣透是 ...

  • 中医焦点的寒温之争,读过此文,可以休矣

    题目:寒温之争主因误读传统 作者:冯世纶 出自: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2月第34卷第2期第482-486页 摘要:文章分析了出现寒温之争的主要原因,认为其根源是经方(以<伤寒论>为代表) ...

  • 祝味菊验方

    一.附子小青龙汤 [组成]黄厚附片(先煎)15g  麻黄9g  姜半夏15g  桂枝9g  白芍15g  细辛3g  干姜6g  五味子9g(上二味同打),炙甘草9g.水煎服. [功效]扶阳温肺,祛寒 ...

  • 祝味菊医案

    案一.感冒 王×,男,1939年11月3日初诊 症状:鼻塞微呛,苔润,脉息弦细. 病理:正虚阳浮,风邪外干. 诊断:感冒. 治法:当予潜阳和表. 处方:灵磁石45g(先煎)  石决明45g(先煎)  ...

  • 伤寒大家祝味菊高足陈苏生先生常用多药对经验!

    陈苏生先生积60余年之临床经验,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药对及药组,加减损益皆有法度,略作介绍. 1 "土忍翘薇",利湿解毒 土.忍.翘.薇,能拮抗激素副作用. <本草纲目> ...

  • 王锡鑫看病歌 祝味菊诊断提纲

    一:看病歌(王锡鑫) 浅学医理已多年,精微奥旨岂敢言. 阅历自信知症处,不敢秘密载简编. 有病先要望气色,面色光泽病易痊, 赤红如潮血虚极.实火唇红并口干, 口唇白者阳分弱.鼻孔红燥肺火炎, 耳疼肾热 ...

  • 祝味菊 陈苏生伤寒质难 , 1943

    祝味菊 陈苏生伤寒质难 ,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