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PAGE电泳实验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1.提高 SDS-PAGE 电泳分辨率的途径?

(1)聚丙烯酰胺的充分聚合,可提高凝胶的分辨率。建议做法:待凝胶在室温凝固后,可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使用。忌即配即用或 4 度冰箱放置,前者易导致凝固不充分,后者可导致 SDS 结晶。一般凝胶可在室温下保存 4 天,SDS 可水解聚丙烯酰胺。

(2)一般常用的有氨基黑、考马斯亮蓝、银染色三种染料,不同染料又各自不同的染色方法,具体可参照郭尧君编著的《蛋白质电泳技术手册》P82-103。

2.「微笑」(两边翘起中间凹下)形带原因?

主要是由于凝胶的中间部分凝固不均匀所致,多出现于较厚的凝胶中。

处理办法:待其充分凝固再作后续实验。

3.「皱眉」(两边向下中间鼓起)形带原因?

主要出现在蛋白质垂直电泳槽中,一般是两板之间的底部间隙气泡未排除干净。

处理办法:可在两板间加入适量缓冲液,以排除气泡。

4.为什么带出现拖尾现象?

主要是样品融解效果不佳或分离胶浓度过大引起的。

处理办法:加样前离心;选择适当的样品缓冲液,加适量样品促溶剂;电泳缓冲液时间过长,重新配制;降低凝胶浓度。

5.为什么带出现纹理现象?

主要是样品不溶性颗粒引起的。

处理办法:加样前离心;加适量样品促溶剂。

6.什么是「鬼带」,如何处理?

「鬼带」就是在跑大分子构象复杂的蛋白质分子时,常会出现在泳道顶端(有时在浓缩胶中)的一些大分子未知条带或加样孔底部有沉淀,主要由于还原剂在加热的过程中被氧化而失去活性,致使原来被解离的蛋白质分子重新折叠结合和亚基重新缔合,聚合成大分子,其分子量要比目标条带大,有时不能进入分离胶。但它却于目标条带有相同的免疫学活性,在 WB 反应中可见其能与目标条带对应的抗体作用。

处理办法:在加热煮沸后,再添加适量的 DTT 或 Beta 巯基乙醇,以补充不足的还原剂;或可加适量 EDTA 来阻止还原剂的氧化。

7.为什么溴酚蓝不能起到指示作用?

我们在实验中常会遇到溴酚蓝已跑出板底,但蛋白质却还未跑下来的现象。主要与缓冲液和分离胶的浓度有关。

处理办法:更换正确 pH 值的 Buffer;降低分离胶的浓度。

8.为什么电泳的条带很粗?

电泳中条带很粗是常见的事,主要是未浓缩好的原因。

处理办法:适当增加浓缩胶的长度;保证浓缩胶贮液的 pH 正确(6.7);适当降低电压;

9.为什么电泳电压很高而电流却很低呢?

这种现象一般初学者易出现。比如电压 50v 以上,可电流却在 5mA 以下。主要是由于电泳槽没有正确装配,电流未形成通路。包括:a. 内外槽装反;b. 外槽液过少;c. 电泳槽底部的绝缘体未去掉(比如倒胶用的橡胶皮)。

处理办法:电泳槽正确装配即可。

10.浓缩胶与分离胶断裂、板间有气泡对电泳有影响吗?

这主要出现在初学者中,一般对电泳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前者主要原因是拔梳子用力不均匀或过猛所致;后者是由于在解除制胶的夹子后,板未压紧而致空气进入引起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