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肠道菌群研究新突破,傅静远团队开发出高精度肠道微生物指纹算法
相关推荐
-
科研 | Hypertension:中国成年人肠道菌群及宿主血浆代谢产物与血压的关系
编译:北越城主,编辑:Tracy.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动物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和血压(BP)调节的代谢途径相关机制,但缺乏在人体内的相关研究数据.为了将BP治疗的影响降到最低,我 ...
-
科研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HIV感染女性后肠道菌群和宿主代谢物谱的改变
编译:陈佩佩,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已有研究表明,在 HIV 感染者中观察到肠道菌群 (GMB) 和宿主的代谢产物发生改变.然而,尚不清楚 GMB和宿主代谢紊乱之间的 ...
-
CIRC RES | 肠道微生物与心血管表型和风险相关的血浆代谢物的关联:横断面研究
荷兰学者Jingyuan Fu 等人于2019年4月11日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题目为<Gut Microbial Associations to Pl ...
-
科研|NAT BIOTECHNOL:通过血液代谢组预测人类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
编译:阿昊,编辑:谢衣.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肠道菌群α-多样性的下降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我们以参与健康计划的志愿者(N = 399)为样本,通过约1000个血液分析物(实验室测试 ...
-
《细胞》重磅:肠道菌群新突破!迄今时间最长样本最大的纵向肠菌追踪发现,人体肠菌组成既可做指纹、又能探...
据估计,人体肠道菌群由超过100万亿个细菌和超过300万个独特基因组成[1]. 人体肠道菌群对人体许多生理功能具有重要影响,被认为是一个"器官",更是人体健康的守护者.而在与宿主. ...
-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全面解析肠道菌群代谢物重要作用
肠道菌群代谢物作为宿主代谢反应的信号分子和底物,影响着宿主生理.病理等过程.虽然宿主-菌群互作研究仍然具有各种挑战,但基于代谢物研究已经确定了多个与宿主健康相关的可行的微生物靶点.本综述总结了短链脂肪 ...
-
Science:共情研究新突破,斯坦福大学团队发现传递疼痛和恐惧的两条特异性神经环路
小鼠的疼痛和恐惧都可以通过短暂的社会接触转移到旁观者身上.观察者动物中称为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的大脑区域神经元介导了这一社会转移活动.但是,参与 ...
-
傅静远等Cell重大突破:人间4年,菌界几朝?(附2600字专访)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782期日报. 今天日报的头条,我们特别报道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Cell 发表的题为 The long-term genetic stability ...
-
不孕不育研究新突破!精液、肠道菌群失调与男性不育有关
虽然现在很多人表示不愿意生小孩或不想要二胎,但是当真正被检查出不孕不育时,从不想生到不能生的转变过程仍然是痛苦和绝望的. 在中国,越来越多人面临不孕不育的烦恼.据数据显示,2012-2018年期间 ...
-
乳腺癌研究新突破!《CELL》子刊年度8大癌症进展评选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以及生活压力的稳步升高,乳腺癌作为癌症的一大成员,已成为全球癌症发病率第一大癌.据统计,亚洲超40%的乳腺癌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下,我国乳腺癌死亡率每年超7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20 ...
-
除了肠道菌群,新研究发现肺部菌群也会影响肺癌进展!
全球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调节对癌症患者至关重要,不仅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在治疗疗效方面的影响亦举足轻重.各大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开发各种微生物疗法,各类肠道菌群制剂的临床试验也在 ...
-
多组学整合2连发,肠道研究新突破:人参残渣有大用
期刊:<Food Chemistry> 影响因子:7.514 & 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影响因子:4.451 最近,派森 ...
-
惊天骗局!靠鼓吹肠道菌群研究,他们狂割 39 亿韭菜
文章来源:丁香园 生物创投韭菜多,新瓶旧酒似听过. 当地时间 3 月 18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医疗创业公司 uBiome 的两位创始人,称其榨取医保报销.试图骗保 3 亿美元:伪造数据蒙骗法务 ...
-
历时4年追踪300多人,傅静远联合团队开发“肠道微生物指纹”算法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每个人的肠道内都生活着数以亿计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近些年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有的科学证据显示,肠道微生物的构成可以反映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影响特 ...
-
科学前沿|Cell:菌群研究:应聚焦因果和机制
本文由崔祥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学术和商业机构对微生物组的研究热情非常高涨.本篇展望认为,为了实现其潜能,该领域需要关注于建立因果关系和分子机制,尤其是那些数量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