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又一力证:2型糖尿病与能穿透结肠黏液的细菌有关
相关推荐
-
《科学》子刊封面:少吃点糖吧!这种甜蜜的味道,正在让肠道悄然受损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可乐.果汁.调味酸奶.蛋糕.巧克力.冰淇淋等各种甜饮料和零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愉悦.但好吃的同时,随着这些食物摄入的大量糖分可能会悄悄改变肠道的健康状态.近期,登上<科 ...
-
肠道菌群与便秘那些事儿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复杂症状,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它会引起腹胀.腹痛.头痛.头晕和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在一些人群中,便秘的发病率可高达20%.对于便秘的病因学和病 ...
-
两种肠道细菌联手共同推动结肠癌的发生
结肠癌是一种全球非常常见的肿瘤,由于突变的结肠上皮细胞聚集,促进正常黏膜向恶性腺瘤的转化.大约5%的结肠癌发生在具有遗传突变的个体身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由APC抑癌基因突变引起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大 ...
-
10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630期日报. Lancet:一文读懂功能性胃肠病(综述) Lancet[IF:60.392] ① 功能性胃肠病(FGID)可影响多达40%的人,包括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 ...
-
膳食纤维滋养肠道菌群,保护肠道健康
健康的饮食中重要的不仅仅只是卡路里,食物中那些身体难以消化的纤维很容易被肠道中的细菌所利用.一个人的饮食中纤维的含量可以影响体重增加.血糖.胰岛素敏感性和结肠健康.近日,发表在<Cell Hos ...
-
科普 | 又一力证:降糖神药二甲双胍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控制血糖
需要本文参考文献可以联系江舜尧,文末有联系方式. 经典药物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的机制已日渐清晰. 萨尔格伦斯卡学院和吉罗纳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控制血糖的. 相关研究发表 ...
-
科普 | Nature又一力证:肠道菌群紊乱增加糖尿病风险
目前,科学家们认为,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是体重的过度增加和机体功能的减退.但是,由欧盟资助的欧洲-中国团队独创的名为MetaHit的新研究发现,某种特殊类型的肠道菌群不平衡可以引起胰岛素抵抗,这一发现 ...
-
科普 | PNAS:改变肠道菌群是否可以阻止或推迟1型糖尿病的发生?
自身免疫性疾病受宿主基因组的调控,譬如1型糖尿病.在极力寻找促进这个疾病的其他因素时,耶鲁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环境因素可能影响1型糖尿病发生率的直接证据,譬如在肠道定植的菌群. 为了证明微生物与糖尿病之间 ...
-
科普|Ⅱ型糖尿病的运动处方
随着体医融合思想的流行,运动处方在一些慢性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信前段时间,电子竞技代表人物.RNG电子竞技俱乐部选手简自豪(Uzi)正式宣布退役的消息已经震惊整个电子竞技行业,退役原因主要是Ⅱ型糖 ...
-
循证临诊应对 l 常见临床情况:老年 多年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肥胖**
本公众号"CK医学科普"暂停原创更新,请搜索及关注新公众号"CK医学",或长按以下图片关注. 新公众号"CK医学"自2月开始更新,最初计划迁 ...
-
中国首部1型糖尿病科普动画片让大家轻松学习“控糖知识”
正确认识和对待1型糖尿病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有1.3万名1型糖尿病(T1DM)患者,其中10-14岁是一个高发的年龄段[1],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的绝对缺乏,一经确诊必须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治疗,因此 ...
-
参芪降糖颗粒获《糖尿病前期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推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攀升.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糖尿病离我们越来越近.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0个人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大慢性疾病. 首先,我 ...
-
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探讨2型糖尿病的中医方药证治规律
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976篇文献,涉及10种并发症,18种合并症,5种伴随主症;所用中药剂型涉及9利种,其中较多使川的有汤剂.颗粒剂.丸剂及胶囊.在中医辨病与辨证论治二种模式中,辨证论治文献占比超过 ...
-
祝谌予降糖基本方加减治疗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挟瘀证临床观察
祝谌予降糖基本方加减治疗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挟瘀证临床观察 加入购物车收藏 作者:林玉堂, 目录展开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