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锋是原中顾委委员,亲历西安事变,曾主政宁、甘、新,官至副国
相关推荐
-
他是中顾委委员,原邮电部部长,曾主政河南,官至正部级
中顾委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实现干部年轻化而采取的临时过渡性制度.但凡是能够成为中顾委委员的老干部,基本上都是经历过建国前的峥嵘岁月.曾主政河南的原邮电部部长文敏生,就是原中顾委委员之一. 文敏生 ...
-
八路军120师编制表,西安事变后,国共第...
八路军120师编制表,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8月,红军改编成八路军,辖三个师,共4.5万人. 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肖克, 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琪. 120师辖3 ...
-
他官至正部,中顾委委员,原农牧渔业部部长,曾主政京、津、沪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有两个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力谏中央实行农产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杜润生:另一位就是原中顾委委员林乎加,废除了统购统销.林乎加是谁?有着 ...
-
他官至正部,原中顾委委员,曾主政山东,还当过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历史发烧友对解放战争初期的太行军区应该不会陌生,军区司令员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开国中将秦基伟.其实,与太行军区并存的还有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区.太岳军区.原中顾委委员赵健民,也曾担任过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
-
他官至正部,中顾委委员,原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曾任冀中军区政委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是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紧跟潮流.倘若用这首诗来形容革命岁月时期的军民鱼水情,是再合适不过了.原中顾委委员林铁,建国前长期战斗工作 ...
-
他是中顾委常委,曾主政河南、北京,执掌过二野后勤部,官至副国
1942年春节,白衣阁老百姓为当地爱国名流段子敬制作了"博爱可风"."作述重光"两方巨匾,并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段子敬闻讯后说:"我只是尽了一点公民 ...
-
他官至正部,中顾委委员,原山东省省长,建国前是二野第17军政委
他官至正部,中顾委委员,原山东省省长,建国前是二野第17军政委 <三国演义>中赵子龙,七进七出长坂坡单骑救主,令曹操大为惊叹.长坂坡一战,赵云成了"三国第一战神", ...
-
他官至正部,中顾委委员,曾主政四川、福建,还当过西康军区政委
厦门经济特区是我国六大经济特区之一,在改革开放初期,发挥了重大作用.短短几年时间,厦门就取得飞速发展,创造了"厦门速度".提及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史,离不开一位老人,他就是原福建省委 ...
-
他官至正部,中顾委委员,原福建省委第一书记,曾任一机部副部长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一句令人激动澎湃的豪放诗词,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革命岁月,我军不乏上阵父子兵,就是为了建设一个新中国.原福建省委书记,就曾与父亲一道参加了波 ...
-
张正信
张正信(1927年~),曾用名银妞,河南焦作郊区寺河村人,194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9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历任排长.副连长.副营教导员.团政委.陆军第60军181师政委.1981年3月-1 ...
-
乐少华
乐少华(1903年-1952年1月15日),别名乐魁光,1903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读了几年私塾就到上海谋生,在一家五金厂做工.1925年在上海参加"五 ...
-
他是粟裕的老部下,原中顾委委员,曾主政湖南、河北,官至正部
建国前夕,湖南是全国匪患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湘西剿匪作战更是艰苦卓绝. 据不完全统计,湖南地面有匪特18万人,百人以上的集股行动土匪就有170多股,匪患形势严峻. 湖南第一任省委书记黄克诚采用了&qu ...
-
他官至正部,晋察冀抗日功臣,原中顾委委员,曾任贵州省委副书记
"明天中午县长亲自带队送公粮,你们必须保证安全通过."说这句话的人,是当时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定唐县县长,素来以强大的政治.军事攻势震慑碉堡敌伪军.第二天,县长就赤臂背粮走在运粮队伍 ...
-
他是原中顾委委员,“两弹一艇”元勋,曾主政河南,享年104岁
我们在享受和平生活的时候,都会无比感怀"两弹一星"带来的国防红利.其实,与之相对的还有一个"两弹一艇",即核弹.导弹.核潜艇."两弹一艇"的 ...
-
他参加过百色起义,原中顾委委员,曾任青海省省长,官至正部
115师是八路军在抗战初期,武器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主力部队.115师686团团长李天佑,后来的"万岁军"首任军长,参加百色起义时才15岁.原青海省省长袁任远,也是从百色起义中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