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界 | 汴梁客子逸: 访大云寺塔记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访大云寺塔记

文|汴梁客子逸

家有名山胜水,不必亲自去登攀朔游,别人也会用了清词丽句来描写,用鲜艳色彩去涂画。我家虽地处一望无际的百里平川,却是穷乡僻野。既无好山水,便无人有闲心作游写记来赞誉她!不过,也许是不满意总看枯草粘搭的茅屋和青瓦跑脊的砖房,抑或是先前有敬神拜佛的习俗,听老辈人说我们这里过去倒是建了不少的庙宇和庭阁。其间便也有几座高塔耸立,成众人向往一访的圣地。然而,岁月之河泊泊流逝,庙既不存,塔亦留下无几!

距家十里,闻有唐大云寺塔一座。昔时曾有众多神奇传说始于此,有人说该塔乃镇蛇妖之塔,塔基埋有法师的咒符和金钵!据县志,便有善舞文弄墨者竟写下了此塔的历史:唐朝时期,佛教盛行,有来自白马寺院传道布经的大和尚得到该地父老布施,修建了此塔。此塔相传顶上有一金佛座像,不知被人何时窃去。抗战时,侵华的日军还有兵士来这里祈祷能保佑其活着性命漂洋回国呢!

我聆听了这般贯耳的神话,自然从小便盼着去瞧去看,却又听人说如今此塔身裂且斜,大有倒塌之势,最好别去冒险,邻村一个十几的男孩就从上面不慎跌下摔得腿断骨折差点送命。又有精怪在作孽了!喧闹的岁月,此塔也是砸烂之列的旧物,正有人希望其倒塌乐得捡两块砖头填基造屋垒阶砌墙呢!十多年过去,我长到二十,弄懂了许多从前觉得神秘的怪事,竟未曾到过十多里外的那座不高的塔前瞻仰过。

从县里开一个笔会归家,车过此镇,便有工作在银行的朋友邀我结伴去瞧瞧。骑车绕过繁乱的大街,穿过不大的一片树林,沿着弯曲不平的小路,一会便来到这座塔前。咦,远远的隔了附近的房屋和树木望它,配上依偎的弯弯流淌的小河和沓远的田野,此境亦有一番“雷峰夕照”之妙呢!圆圆的顶端,微挑的飞檐,兀立在杂乱的林间,竟显得那般伟岸挺秀!走近了,屏着呼吸,怀了虔诚的心,慢慢踱到它的脚下,却渐渐的感到这塔的简陋和粗浑。塔是用厚大的蓝砖砌成,高不过数丈。根基已有斑驳损脱的痕迹,新的砖石是近两年才修补的,显得不怎么协调和规矩。周围载了一块牌子,上书:“县重点保护文物”,下署:“某年月日立制”!

我们爬上半腰高的台阶,仄身仅通过一人的塔道,一级级攀登,很快便到了最后的一个门,(塔有四门,一层一个,一门便面对了一方!)这门是对着西方我的村庄我的家的。站在上面,眺望远方,天地相际,绿禾翻浪。近处的河面上,野鸟啼啾不时掠过芦荻菱藕,鹅鸭红掌拨水拂穿低垂杨柳成双嘻戏。俯览下界,塔下青苔茵茵,草木葱茏,还算富有一种寂幽的诗趣。这恐怕已是我们这里地理上的最高点了吧,我想。穷乡僻野,有此可以让人登临一眺故乡景色的尤物,亦是我们值得庆幸的呢?友人说:“怎样?泄气了吧,自古观景眼看不如耳听。这塔没什么好看的吧,可怜每年竟有好几个周围村庄上的十几岁的孩子跑来看它。”可不是,塔内不少的青砖上都刻着:“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呢!我暗暗地笑了,然后是长久的沉思。

我们走下塔,临近塔住的几户人家竟有人好奇的朝我们望。他们是笑我们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吧,竟为看这座已为众人不注意的破塔而伫立。有一老者叹息着指给我们看:“那上面先前每层都有二十个砖雕的佛像,你们看,剩下不多了。”我们抬眼看,可不是,由于年代太久了很不显眼,只有寥寥的几个还在那里闭目端坐,双手合十,嘴里似乎还在念念有词。人们本来是让他们为世人降福纳祥的,可惜他们竟连自己也没有保全。看着看着,我突然不明白起来:塔是人造的,佛是人刻的,为什么人们却一味的朝自己塑造的偶像祈求保佑,来安排自己的命运呢?

访塔归来,坐在自己的小屋里我还在思想。终于,我悟出来了:原来塔所以不在为人注意,佛像被人窃去或许不是为了享受香火,而恐怕正是人们日益看透了它们的价值吧。的确,不是作为一种历史遗迹,人们决不会再重新修补它!

(1988,8,13于垦心斋)

再访大云寺塔记

农历丙申年正月初二,借访亲之际再次游览了唐大云寺塔,该塔位于开封市杞县宗店乡瓦岗,属省重点保护文物!

历经千年风雨,兵匪战乱,古塔周围原有寺庙建筑早已坍塌,瓦砾不复。仅剩孤塔影单,耸立在夕阳里向世人诉说岁月的沧桑!

塔属砖石结构,共七层。下面四层空心,正西方一米多高处有门洞可攀爬入内,沿螺旋阶梯可登临其上,东西南北四面每层均留有门洞,供向四方眺望!

塔身之上,有砖雕动物花饰和石刻佛像,虽被人盗挖,仍残留十数尊!清晰可辨,栩栩如生!前些年古塔因地势凹陷,向东北倾斜,被水泥线杆和钢筋支撑牵拉!去年文物管理

部门重新修缮扶正,四周加了护栏,并盖了一铁亭设置香炉供人烧香礼拜,原来北面神龛供奉的是什么白玉奶奶!

二十五年前,初访此塔,彼时我还是爱好文学的青发少年,曾写过《访塔记》和《观云记》作为《小记二篇》在市广播电台配乐播出!岁月荏苒,鬓残如霜,现在捡出此文再读,颇恍有隔世之感!也许多年后我还有三访四访古塔之记,但那种心情肯定不复青春意气……

(2016,2,11)

图|网络

--End--

作者简介:汴梁客子逸,本名张枫,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人,高中时期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数十篇在《南方周末》,《珠江夜报》,《跨世纪》,《东京文学》,《大观诗歌》,《牧野》,《长江诗歌》,《开封日报》,《汴梁晚报》,《开封党建报》,《京九晚报》,《开封公安报》,《沃原》等省内外报刊发表和省市广播电台播出。作品曾收《杞县建国以来文学作品选》等书。名字入选《开封文艺家辞典》!近年初涉网络,在囯内二十多家网络平台发表诗作近百首!系开封市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2003年作家班学员!

(0)

相关推荐

  • 【榜上诗家】安宁||小日子藏新乐趣,旧庭院见大风情。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人简介 安宁,河南汴梁人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开封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东京文学><开封日报> ...

  • 【榜上诗家】安宁||心无挂碍身无恙,便是人间第一流。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人简介 安宁,河南汴梁人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开封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东京文学><开封日报> ...

  • 【榜上诗家】安宁||凡夫但看眼前事,智者常思话外音。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人简介 安宁,河南汴梁人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开封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东京文学><开封日报> ...

  • 开封---繁塔

       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的开封繁(pó)塔,初名兴慈塔,因属当时皇家寺院天清寺,又名天清寺塔.寺塔所在的城南繁台,春来景色如画."繁台春色",成为当年著名的"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开封印象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开封印象   天津 廉永明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按耐不住习惯性出游的冲动,在祖国地图上画了约5000公里的一个圈,保 ...

  • 马新庄||“王家药铺”七兄弟

    "王家药铺"七兄弟 --献给建党一百周年,睢杞采风之一 马新庄 2019年10月,我随开封市文联领导到睢.杞采风,落实关于讲好革命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上级精神,一住就是多天, ...

  • 秋天的意绪诗三首*汴梁客子逸.

    诗海追梦第177期 空间因你而精彩 编者按: 我在这永远等着你来,让我们一起相遇,相识,相知,相守在诗海追梦,欣赏唯美的文字,聆听美妙的音乐.以微笑面对世间沉浮,分享阳光,品味诗意生活.让心灵放松,与 ...

  • 【三江文学】诗人 汴梁客子逸:狐(组诗)

    [三江文学] 顾问:周渔 总编:天高云淡 执行副总编:且歌且行 [原创作品]总第三百零七期 主编:狂哥 投稿邮箱:top_001@163.com 投稿微信:185 5026  0199 投稿QQ:30 ...

  • 散文界 | 刘凯: 飘香四溢“窝子面”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飘香四溢"窝子面" 文|刘凯 又是一个无眠之年.挑灯夜战赶稿子直到东方破晓,看到天空露出了鱼肚白,我知道我又熬了整个通宵,只为心中甚久的那个梦想,只为 ...

  • 散文界 | 幽子:邂逅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邂  逅 文|幽子 在人生的某一段路口,也许会在不经意间邂逅了一个人,一个滚滚红尘中与你相知的人,一个茫茫烟雨里携手同行的人. 不知道他何时会出现,不知道他究竟在哪个转角 ...

  • 散文界 | 幽子:奶奶的“后花园”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奶奶的"后花园" 文|幽子 公寓的房子有个露天的阳台,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向我的阳台,洒向我的绿植,有一丝柔软自心底升起...... 曾经有一方小小 ...

  • 诗词丨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登剑南西川门感怀 宋·陆游 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译  文 自古以来来客登上高楼都会引 ...

  • 【同题诗诵读欣赏】四月天(散文)朗诵:子青;作者:叶志木

    爱 诗歌 爱 声音     朗诵人:子青 本名:张亚琴 个人信息: 女,内蒙古乌海市人,喜欢诗和远方,喜欢在诵读中品味诗和远方. 诗海琴声金牌主播 散文 美文推荐 四月天 文|叶志木 朗诵|子青 牛年 ...

  • 三星堆“纵目人”后裔在四川?纵目人之子受访称:父亲曾被测DNA

    沉睡3000年的青铜器,一醒震惊天下人.三星堆遗址被人们认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出现揭开了古蜀文化的神秘面纱,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929年当地农民偶然发现了一坑 ...

  • 每日背诗 | 客子欲归春水生

    04.23 每日背诗 | 观书 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 译注 自古以来来客登上高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