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琳:学者教授群里的“性情中人” —— 纪念吴小如先生
相关推荐
-
吴承学:“念中文的,就要像梅花一样高洁”
我读大学时,最喜欢的科目是先秦文学.究其原因,是喜欢任课老师卢叔度先生.他是刚从系资料室解放出来的老"右派",性豪爽,喜品藻,任诞简傲,恍若<世说新语>中人.我的毕业论 ...
-
怀念“小吴先生”
"小吴先生"--北大的学生都这么称呼吴小如先生.我没有在学校听过吴先生讲的课,但是我心里一直以来也都是这么称呼他的.我觉得很亲切,因为我是先生在家里"上课"的& ...
-
洪子诚:“不确定”可能是另一种力量
斯文鼎盛,世运新潮.今年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110周年,为了回看北大中文系的发展变迁,重温几代学人的身姿与风采,共同探索和创造中文人的未来,我们策划了中文学人系列主题专访"我与中文系&quo ...
-
王景琳:惠能成佛的经历 —— 说说惠能的“顿悟”
由惠能所开创的南禅"顿悟"与神秀北禅所主张的 "渐悟"在中国禅宗史上一直被视为对立的两端.似乎"顿悟"就在"一念"之间, ...
-
王景琳 :《坛经》与禅宗六祖
提起禅宗,人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大名鼎鼎的六祖惠能,还有和他有关的"得法偈".五祖弘忍夜半传衣钵的故事.惠能的这些事上千年来颇为文人所津津乐道,在读书人中也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但就在 ...
-
王景琳: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梦 —— 说蝴蝶梦
庄子"视死如归"."人生如梦"的人生观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种人生观的影响下也演绎出了的很多悲壮或者厌世的故事,但这一切实际上都不是庄子的本意,甚至可以 ...
-
王景琳:我们的第一位文学史老师
王景琳 在北大读书的日子里,各种各样的必修课.选修课上过几十门.相应的,也就有几十位教过我们的老师.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事渐渐淡忘,有些老师特别是外系老师甚至连姓名也想不起来了.即使是中文系本系老师, ...
-
王景琳:究竟怎样才是“逍遥游”?
蜩.学鸠与斥鴳 <逍遥游>一开篇,庄子就以他那汪洋恣肆的如椽巨笔描绘出"翼如垂天之云"的大鹏自北海振翅飞往南溟的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然后,他笔锋突然一转,以轻松幽默 ...
-
难忘燕园 永铭师恩 —— 读王景琳先生《燕园师恩录》
从朋友圈得知王景琳先生著的<燕园师恩录>一书,甚感兴趣,遂购置一本阅读,有惺惺相惜之感,遂作此文.<燕园师恩录>记叙了王景琳先生在北大求学时的老师,其中包括吴组缃.林庚.吕乃岩 ...
-
王景琳:于细微处见功力——忆周先慎先生
不知是从何年何月形成的传统,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习惯上将所有资深教师无论男女统统尊称为先生.自打上了中文系,我也是这么称呼老师的.譬如,见了吴组缃先生称吴先生,见了林庚先生称林先生,见了陈贻焮先生称陈 ...
-
王景琳:迟到的纪念——写在褚斌杰先生去世12周年之际
2006年11月1日,我的研究生导师褚斌杰先生去世了.我大概是两天后才从家人的电子邮件中获知这一消息的.怎么会呢?我不敢相信,马上给师母黄筠打了一个电话确认此非误传.刹那间,最后见到先生的那一幕一下子 ...
-
王景琳:在北大读古代汉语
何九盈先生,是入学后第一个学期教我们古代汉语的老师.那还是一九七八年春夏的事.由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分为汉语.文学与文献三大块,我学的是文学,而何老师是汉语教研室的,所以自从上完这门课,就再也没有与何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