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琳:迟到的纪念——写在褚斌杰先生去世12周年之际
相关推荐
-
葛兆光追忆金开诚:一个爱猫的长者,天真的文人,极其认真的教师,容易受伤的好人
葛兆光:遥知水远天长外 --追忆金开诚先生 摘自<远去的先生>,中华书局出版 ---- 一 在<文史知识>刚刚创刊时,金开诚先生就吩咐我给这个虽为普及规格却高的刊物写文章.19 ...
-
随笔||未名湖畔苦耕耘
未名湖畔苦耕耘 女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取得博士学位后,工作一段,现在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中文系主任.他爱读书,勤思索,苦写作,善交友,特孝顺,有人缘.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亲友照顾颇大度 ...
-
北大有个“长寿系”
图为梁漱溟先生年逾九旬提笔照 北京大学从建校到如今都有一个"长寿系",那就是哲学系.哲学系的教授们多长寿,比如当年的周辅成先生享年98岁,梁漱溟先生享年95岁,冯友兰先生享年95岁 ...
-
王景琳:学者教授群里的“性情中人” —— 纪念吴小如先生
<学者吴小如>一书出版于2012年.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也还没能一睹为快.仅仅是从网上书介以及目录上得知,此书是由吴先生当年的学生陈熙中.齐裕焜两位教授联合发起的,书中收录了众多弟子门生为庆 ...
-
王景琳:惠能成佛的经历 —— 说说惠能的“顿悟”
由惠能所开创的南禅"顿悟"与神秀北禅所主张的 "渐悟"在中国禅宗史上一直被视为对立的两端.似乎"顿悟"就在"一念"之间, ...
-
王景琳 :《坛经》与禅宗六祖
提起禅宗,人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大名鼎鼎的六祖惠能,还有和他有关的"得法偈".五祖弘忍夜半传衣钵的故事.惠能的这些事上千年来颇为文人所津津乐道,在读书人中也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但就在 ...
-
王景琳: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梦 —— 说蝴蝶梦
庄子"视死如归"."人生如梦"的人生观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种人生观的影响下也演绎出了的很多悲壮或者厌世的故事,但这一切实际上都不是庄子的本意,甚至可以 ...
-
王景琳:我们的第一位文学史老师
王景琳 在北大读书的日子里,各种各样的必修课.选修课上过几十门.相应的,也就有几十位教过我们的老师.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事渐渐淡忘,有些老师特别是外系老师甚至连姓名也想不起来了.即使是中文系本系老师, ...
-
王景琳:究竟怎样才是“逍遥游”?
蜩.学鸠与斥鴳 <逍遥游>一开篇,庄子就以他那汪洋恣肆的如椽巨笔描绘出"翼如垂天之云"的大鹏自北海振翅飞往南溟的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然后,他笔锋突然一转,以轻松幽默 ...
-
难忘燕园 永铭师恩 —— 读王景琳先生《燕园师恩录》
从朋友圈得知王景琳先生著的<燕园师恩录>一书,甚感兴趣,遂购置一本阅读,有惺惺相惜之感,遂作此文.<燕园师恩录>记叙了王景琳先生在北大求学时的老师,其中包括吴组缃.林庚.吕乃岩 ...
-
王景琳:于细微处见功力——忆周先慎先生
不知是从何年何月形成的传统,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习惯上将所有资深教师无论男女统统尊称为先生.自打上了中文系,我也是这么称呼老师的.譬如,见了吴组缃先生称吴先生,见了林庚先生称林先生,见了陈贻焮先生称陈 ...
-
王景琳:在北大读古代汉语
何九盈先生,是入学后第一个学期教我们古代汉语的老师.那还是一九七八年春夏的事.由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分为汉语.文学与文献三大块,我学的是文学,而何老师是汉语教研室的,所以自从上完这门课,就再也没有与何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