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邓稼先去世前,杨振宁去医院看...

1985年,邓稼先去世前,杨振宁去医院看望他,随口谈及:原子弹成功,国家到底给你多少奖金?邓稼先的回答让他措手不及。

杨振宁和邓稼先是挚友、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一起坐船出国留学,杨振宁甚至救助过他。杨振宁的问题,邓稼先无法回避。

邓稼先无奈的伸出两个手指头,笑着说: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杨振宁听了,当时非常震惊:你......是在开玩笑吧?

杨振宁为什么十分诧异?因为邓稼先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研究出了两弹,只被奖励了20块钱,而他之前获得诺贝尔奖金便有几十万美元

邓稼先笑着解释道:是事实。原子弹特等奖的奖金,单位里人人有份儿。由于人太多,按照10元、5元、3元,三个等级发的。

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发给整个两弹研制队伍的奖金总数只有1万元钱,受奖机构就拿出其中一部分,按照10元、5元、3元的级别发下去。

邓稼先当时拿到的是最高的奖励级别,但是每个弹只有10元。

1950年,邓稼先放弃在美优越的生活,毅然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1958年,邓稼先抛妻别子,带着28名大学生来到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开启了中国核武器“漠上花开”的新征程。

在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的努力下,1964年中国试爆了一枚原子弹,这自然全中国的人都欢欣鼓舞,不过没有人知道这枚原子弹可以说是邓稼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在一次次实验失败的时候,邓稼先心急如焚,他不顾核辐射冲入试验场,因此受到了严重的辐射,这也让他的身体吃不消了。

1979年,在一次航投实验中出现事故,原子弹坠地摔裂。

那是一个致命的现场,邓稼先何尝不明白,他第一次用院长的权威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从研究开始,邓稼先为了揭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谜,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1年多时间,常常工作到天亮。

他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原子弹成功后的2年零8个月,又发明了氢弹。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10年,中国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制造氢弹的速度。

不过邓稼先不顾自己的身体还一直在工作,1985年邓稼先已经撑不住了,才去医院,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他早已经患上了直肠癌,已经到了晚期了,他还想要继续工作。

直到1985年某一天,邓稼先回到北京,向张爱萍上将汇报工作,张爱萍看到邓稼先脸色不太好,就建议他先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没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被医院诊断为直肠癌中晚期,必须要在医院进行手术!

在这期间,他在美国的好友杨振宁来中国访问,顺便看望了自己的这位老朋友,于是有了开头的对话!

杨振宁返回美国之前,故意问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美国听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

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杨振宁:“无论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当时邓稼先已经奄奄一息了,他的身体内部一直往外渗血,甚至他的嘴里和鼻子里都在流血。所以与杨振宁的那张合照上,嘴角还能看见血迹。

照片上能看出邓稼先是发自内心的努力在笑,杨振宁看着昔日好友,才60岁就已经命不久矣,不忍心,却也无力回天。

1986年7月30日,邓稼先因癌症逝世。杨振宁回忆里写道: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诚真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领导者,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研发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被称为“两弹元勋”

1982年邓稼先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夫人许鹿希曾经对杨振宁说:中国研究核武器费用比外国少很多。杨振宁说:若算上科学家的生命,计算结果就不一样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强大,不应该只是少部分科技型人才的努力,而是要靠青年们的强大。

因而让孩子学好科学家故事,培养其学习兴趣,成为国家栋梁,父母也将一生收益。

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看一看”,一系列科学家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