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口中的圣经是周易 尊儒还是崇道 西游弹幕家之争

诸位看官,最近小子搞到了一套非常神奇的书-《张士绅批评本西游记》,之所以小子稀罕他。是因为小子看书喜欢看古人发的弹幕,而张士绅批评本的弹幕正好铺天盖地,满足了小子的恶趣味。

举凡《西游记》的弹幕家大概分三类。第一类是纯文学解释类,以《李卓吾批评本》为典型。一般学术界也推崇此本评注。然而小子通读全书后只有一种感觉,弹幕实在太少。第二类是道家解释类。这一类学术界的风评不大好。但是小子始终认为没有了解发言权。所以对于此类弹幕家的作品存而不论。第三类是儒家解释。也就是小子目前在读的《张士绅批评本》。这本小子还是很喜欢的。为啥呢,扎实呀!没办法,谁叫小子是金牛座呢。看东西容易斤斤计较。而《张评本》首先在感觉上就满足了小子的恶趣味。每章都是密密麻麻的批注。很容易让人产生买这波书 不亏的感觉。虽然以一家思想解书。难免生解硬硬释之嫌。然而看在批注者这满满的诚意。这点小问题小子就原谅他了。

也许有人会问了,那为何不见用佛家思想解释《西游记》的。那是因为人吴承恩本来就是用对宗教戏谑的态度去写《西游记》的。正所谓因地不争,果遭迂曲。非要强行将其往佛学上扯自然落了下乘。再说佛教的解释学本身就是在中国古代解释学歧视链的顶端的。学佛是人生最高享受,看古德判释的经论是享受中的享受。金圣叹学了一点天台宗的皮毛。就犹如戴角虎,成为了古代第一弹幕家。有人将其尊为中国唯一的批评家。而金圣叹对《西游记》的态度是近乎鄙夷的。所以古代以佛家思想解《西游》者没有。

而以儒解《西游》者也不无道理。首先从作者的身份去分析,写《西游》的作者无论是否是吴承恩。以当时的大环境而言,写西游的作者和其他民间的小说家一样,定是一位科举不第的白衣秀才无疑。虽然古代的小说家都是科举不第,仕途不遂者。看啥都是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儒本身有时候也冷嘲热讽两句。但不要忘了儒家祖师爷孔子本身就是个唐僧一样的撒娇高手。虽然嘴上动不动撂挑子,一会想漂流大海,一会说自己如丧家之犬。然而身体却是诚实的,一直坚持着克己复礼的重任。而后世的秀才在科举受挫时虽然也会写各种文学作品发牢骚。但在骨子里却是对儒的大道是真爱。

而《西游记》第八回中观音与孙悟空的对话也反映了《西游记》的崇儒思想。书中观音对孙悟空说:【圣经云:'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此处的【圣经】当然不是基督徒的所谓《圣经》。【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这句话典出《周易.系辞》。这周易贵为儒家五经之首。可以说是儒道共尊的经典。但是《系辞》却是纯粹的儒家经典。《西游》第一回引用《周易》第一卦的【大哉乾元】时说的是【《易》曰】。而在此处引用《系辞》的时候却将其尊为【圣经】。而这【圣经】二字不由儒者之口说出。而由观音菩萨的口说出。足见作者赤裸裸的尊儒之心。

虽然作者有尊儒之心,然而大家都知道,看弹幕最烦的就是一家粉刷屏。当然刷屏也有刷屏的可爱。至于张评的可爱之处,小子以后有空再讲。

(0)

相关推荐

  • 读西游能够读到什么?

    羚羊评西游之读西游能够读到什么? 我不止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读西游记其实最开始就是看热闹.这一看就是二十几年,其他三本也读过.但是,没有西游记看的多,看的深. 西游记在当下的网络文学盛行之下,许多人解读 ...

  • 尊儒重商致使赵国终向灭亡

    赵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建都邯郸.公元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攻破,赵国大夫们北逃到代,共同拥立赵代王嘉继续抵抗秦军.公元前222年,秦军攻灭赵代王嘉,赵国灭亡. 关于赵国衰亡 ...

  •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原文地址: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作者:佛子净心                          一. 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

  • 隐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阳来复!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一.消息卦理论 "一阳来复"之"复",毫无疑问,指的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复卦,复卦上坤下震,也就是<象传> ...

  • 《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阳来复是什么意思?

    一.消息卦理论 "一阳来复"之"复",毫无疑问,指的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复卦,复卦上坤下震,也就是<象传>所谓的"雷在地中( ...

  • 儒、道、佛三家思想所说未来圣人的思想与诞生

    紫薇源于紫薇星,是前辈思想家把人类比作天上的星辰,紫薇星又比作帝王星,预言有一个思想家的诞生,被称为紫薇圣人! 圣人自古以来就是对思想家.哲学家的一个称呼,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实精神的压力,找不到解决问题 ...

  • 从《周易》“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谈起

    几天在自媒体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周易>是辩证唯物主义".有网友留言:"周易明白无误地告诉你:形而上谓之道,你偏要说是唯物主义?"就这个问题,我 ...

  • 深研儒佛之道——梅约翰教授访谈

    人 物 简 介 梅约翰(John Makeham),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著名汉学家,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拉伯筹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国哲学>(Modern Ch ...

  • 艺尊·雅事 | 生活之道,如花在野

    生活之道,如花在野 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插花』 传承千百年的风雅 心灵上的美感和愉悦 <诗经>里的少年男女 互赠一支芍药用以订约 <南史>里的信众 最先将莲花用于供佛 到了唐 ...

  • 张孝德:中国未来文化是儒、马、西文化的融合

    推文第1185天 10天前实拍于山西太谷衡荣生态农场耕读大学种子班课堂 耕读大学:种子培养班课程安排 2018年3月底,张孝德老师在<CCTV1开讲啦>现场 以下为张老师讲课音频截取: 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