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从众”与“不从众”

    在世界上,大凡活着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行为表现,形成了芸芸众生中林林总总的各种行为。就公众层面上说,人们习惯于从公认的道德尺度把这些行为分为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等是非类型,其实,在是与非的标准之外,还有大量介于二者之间的人们日常行为,这些行为构成了世上的“众”。生活中常说的“从众”或“不从众”所指的就是“跟随”或“不跟随”为之众的多数人的此类行为。

至于“从众”和“不从众”孰是孰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评说,都有其理。笔者认为,仅从对与错的角度论,只要所指的众人之行为无悖于法规与公德,“从众”或“不从众”都无可厚非,取舍由人。但从人生的自我充实、人生竞争和智慧的视角而言,“从众”、“不从众”还是“理智地从众”,对人生的效应则大相径庭。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就在于人生对业余时间的利用。正如爱因斯坦的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从生命过程来说,人生本无“业余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人生的每分每妙都珍贵至极,何来“业余”之时间。常说的业余时间是指除外界带“强制性”、“约束性”而不得不为之的工作、吃饭、睡觉等以外的时间,也就是可自我支配的时间。现实中,具有“可自我支配性”的业余时间

对人们颇具“我的时间我作主”的诱惑性。较大多数的人在行使对业余时间的支配权时,多把这部分时间用在纯粹的娱乐类活动、被动的休息(放松)方面,缺乏作为时间资源主动利用的意识。可以说这部分人为数相对众多,是人们常说的“从众”或“不从众”所指“众”。另有部分人珍惜可自我支配的业余时间,将之作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认真开发利用,精心挖掘这部分时间资源的利用潜力,为人生的发展集聚知识、能力、素养等能量元素,夯实自我发展的基础,增强竞争实力水平。

比较以上对业余时间不同态度、不同利用状态的两部分人,无疑是后一部分人在人生中有效利用时间的总量要比可称为“众”的前一部分人要多得多,而且就业余时间来说,是在别人不利用时的有意识利用,其利用效益是倍加的。正如“龟兔赛跑”,

乌龟在兔子不跑时所跑的效率是倍加的,竞争意义更是远远大于与对手对等较量的情况。笔者曾有过“悄悄努力,一本万利”的戏谈式说法,意指一个人在别人不努力或一时放松努力之时努力(学习、思考、研究),所获得的回报将远大于与他人“同台竞技”时成效。这就是利用业余时间的意义所在,也就是“人与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八小时外)”的道理所在。

回到“从众”与“不从众”的话题上,笔者认为,一个盲目或被动地从众者,将失去大量本属于自己支配时间,其人生的水平不可能超出“众人”之层次,不可能有独具之笔、别样之篇,只能是人生平平无奇,与众无异,难有精采;一个善于协调“从众”与“不从众”的关系,二者兼而有之、相得益彰的人,既善于对接大众的审美情趣,不至于孤僻独行,有不合群之嫌,又能赢得独立思考人生、充实自己的更多时间,更能不被干扰、专心致志地有效利用时用。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拥有富有个性的人生、与众不同的人生、出彩不凡的人生,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一个理性或智慧的人,当会既关注众之关注,更关注众之不关注或不大关注,善于挖掘多数人不关注、甚至认为不必要关注的方面所蕴藏的资源和能量,善于悄悄地将这些众人“闲置”的资源和能量为自己人生发展所用,在他人不注意之时、在不为他人知晓中开发了人生发展的更多资源(尤其是时间资源),集聚更多有利因素和条件,积淀更多他人所不具备的竞争实力。这就是人生的智(行之所为)与慧(心之所悟)。

人生在世,无论是“自然人”的角色,还是“社会人”的角色,也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客观地生活在竞争的环境和氛围中。无疑,资源(尤其是时间资源)、能量和实力对人生至为重要。但愿生活中的你、我、他都能理性地把握“从众”与“不从众”的度,都能理性地认识“业余”与“非业余”时间在人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都能倍加珍惜“不从众”所难得的静处和独立学习思考的宝贵时机,倍加重视“业余时间”的资源价值和极其珍贵性。但愿每个人都能在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里潜心淘宝,挖掘价值,用心书写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异彩篇章。

(0)

相关推荐

  • 成考被录取后,就不用到学校上课?真的吗?

    2020年成考各校的录取通知书 已经在路上了 也有不少成考生已经收到 但是! 他们仍然存在疑问 成考被录取后需要到校上课吗? 录取后需要到校学习吗? 不一定要到校学习! 成考具有"脱产.函授 ...

  • 这5个好习惯,早养成早受益!超级实用!

    好习惯,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一个人最终有怎样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拥有怎样的习惯,身上的好习惯越多,恶习越少,那么人生就会越美好. 好习惯,是需要培养出来的. 下面这些好习惯,早养成早受益,超级实 ...

  • 148.人生短暂,何苦从众

    刚洗完头吹干,散着头发,我问久:"这发型好不好看~" 久:"不好看,长头发好看!" 哈,长发好看,这是不是男生天生的审美观~ 哎呀,暑假快过去了,才想起来走路上 ...

  • 《人生感悟荟萃:人要先学会从众、学会做人、再学会独立》

    人要先学会从众,再学会与众不同:先学会复杂,再学会简单:先学会爱自己,再学会爱别人:先学会爱亲人,再学会爱朋友:先学会怎样生活,再学会体验生活: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官:先要求自己,再要求别人:先学会适 ...

  • 别从众,通往人生赢家的道路有很多条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 章红 儿童文学作家 在美国的教育圈,也有"名校"情结,是否真的是过好人生的"唯一选择"呢?儿童文学作家章红,生活在 ...

  • 什么是从众心理,这个视频很好的做了诠释。...

    什么是从众心理,这个视频很好的做了诠释. 在集体的躁动狂热下,个体独立思考显得多么微不足道,你要么被裹挟,要么被踩踏.你要试图逆流而上搞清真相,会有人骂你挡路了,并且一脸嫌弃的推开你,甚至,会给你扣上 ...

  • 科技测测看丨做自己、不从众的捷豹F-PACE

    SUV是Sports Utility Vehicle的缩写,即"运动型多功能车".兼顾舒适与一定通过性的它们,在全球都吃得开,产品本身也延续着各品牌的特征. 不过进入国内,部分车企 ...

  • 从众

    什么是从众? 由于受到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改变. 2,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从众心理呢? 1)一致性.其他人表现得稍微不那么一致,我们的从众心理就会被减弱,我们会对大多数 ...

  • 英菲尼迪,不从众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1/05/06 英菲尼迪已经把管理.产品.技术.渠道服务都调整到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行稳致远,一路向前. 文丨罗超 编辑丨小叮当 4月19日,上海崧泽大道3 ...

  • 【青鸟贝贝】杭州,清明雨霏,我在人从众的江南包场了,旅游攻略

    D1 断桥残雪 → 白堤 → 孤山 → 楼外楼(孤山路店) → 曲院风荷 → 苏堤春晓 → 花港观鱼 → 吴山广场 → 西湖音乐喷泉 D2 飞来峰 → 灵隐寺 → 浴鹄湾 → 六和听涛(六和塔) → ...

  • “人人人从从从众众众”!五一迎来史上最热黄金周,旅游板块全面复苏?

    创业邦 2021-04-28 18:05 作者丨汪佳蕊 编辑丨及轶嵘 五一将至,很多人即将开启"假期模式".今年劳动节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计5天假期. 根据多家旅游平台预测数 ...